中學德育經驗交流報告: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2、改革國旗下講話的模式。為鼓勵學生關注校園生活、關心自己成長,抒寫真情實感、所見所聞、所想所悟,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風采的舞台,我校的國旗下講話採用學生“自撰自講”的形式,主持升旗儀式的是學生幹部,目的是培養膽量及組織能力,演講的是學生為主,每周的主題都是根據學校的德育主題確定,都是學生先寫好評選,再演講,升旗的是我們的國旗班的同學。升旗儀式的形式豐富多彩,如感恩教育,除了常規演講外,我們通過教唱《感恩的心》和手語,創設溫馨、感人的場面。特別是我校每天的升降旗制度,已經成為我校的一大亮點,只要聽到國歌聲響起,我校的學生就會自動站好行注目禮。

3、組建各種類型的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如圍棋社、攝影社、英語社等,都是由具有此種興趣愛好的同學組成社,每個社團根據社團規章制度、有計畫的開展活動,學校團委社團部巨觀調控,並予以指導。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發展了興趣愛好,又可以活躍校園生活。

(三)改革評價方法,踐行人文關懷

1、推行班主任量化考評制度。為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我校特制訂了《南方中學班主任工作目標量化管理及考評細則》,實現了過程性和終結性評價的有機結合,並把班主任所得的量化分作為以後評優評先、任用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加強對班主任工作的常規管理。

2、操行評語改革。操行評語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但長期以來常常被班主任忽視。老生常談的話語,千人一面的格式,使學生的操行評語缺乏針對性和藝術性,缺乏新意,失去了應有的作用。為此,我校開展操行評語“三心”教育,即要求各位班主任要用“細心、耐心、愛心”來寫操行評語,充分發揮評語的明理、激情和導行的功能,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3、注重學生過程性評價。多一把尺子衡量學生,就多一個優秀的學生,學校高度重視每位學生的個性激勵,對學生的評價不搞一刀切,只要學生的某個方面有閃光點,就及時給予肯定、表揚和獎勵。

二、開展主題活動,引領學生成長

主題活動是學校培養學生個人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引領學生成長的主要平台。積極、認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為學生搭建一個表現自我,展示實力的大舞台,是我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方式。

1、“手拉手”等愛心助學活動

自1998年開始,我校就堅持不懈的開展“手拉手”扶貧助學活動解決高中住宿學生部分生活費(每學期250元—500元)、長期開展“三個一”(即“一對一、一扶一、一幫一”)扶貧助學活動,解決了一部分高中農村困難學生的就學及生活問題。“三個一”行動即一個國中班的全體學生扶助一個貧困高中優秀學生的部分生活費、學校一個科室的老師扶助一個貧困高中優秀學生的部分生活費或學費、同時這個優秀學生幫助國中班學生的學習,做這個班的學習輔導員。我校每學期開學都將發起多年傳統“手拉手”愛心捐助的活動,向全體師生髮起愛的呼喚“讓愛像柳絮般漫天飛揚”等口號的獻愛心“手拉手”活動在全體師生的積極配合下成功開展,七年來扶助農村寒門學子三百多人,愛心捐助款額高達二十萬元,被幫助的貧困學生現已有兩百多人上了大學。不僅僅如此,我校為更好的做好“手拉手”愛心捐助的活動,開展了與其配套的“愛心互動”活動,為了那份愛心、為了感謝、為了一點心意,每學期我們將組織幾十名寒門學子走進資助他們的班級,走進了那些充滿愛的集體,為他們介紹學習上取得成就、生活上如何度過難關的經驗,為他們解決學習上感到疑惑的問題,真正建立了資助者與被資助者的深厚感情,將“手拉手”愛心活動長期永久的延續下去,幫助更多的貧困學子走向成功。

除“手拉手”活動、愛心基金籌備助學資金外,我校還從學校財務拿出部分資金支助初高中貧困優秀住宿學生部分生活費(每學期150元)和部分優秀貧困學生的學費,學校領導積極支持、領導並參與救助貧困生工作,每年學校將拿出近三萬多元的資金支助貧困學生的部分生活費和學費,享受學校補助生活費的學生,七年來總計一百多名,資金總計近九萬多元;享受學校補助學費的學生,七年來總計二十多名,資金總計近十一萬多元。這些受學校補助學費的學生都是家庭十分困難的孤兒、失去父親或母親的、或家中父母親重病失去勞動力等的農村孩子,他們若沒有學校支助,就只有一個選擇——失學,為了讓這些孩子安心學習,學校多方面關注他們,不僅給予學費補助,還給予一定的生活費用,解決了他們的心理負擔,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為他們鋪平了求學的道路,拯救了一批又一批的即將墜學的貧困學子,為社會減少了文盲、增添了精英。如:XX屆畢業的陳理斌、羅軍考上了南京大學;XX屆的陳江波考上了中國科大;XX屆的吳夢傑考上了中國科大,唐煌考上了南京大學;XX屆的譚勤學考上了清華大學,張茂林、張吉財考上了浙江大學,XX年沈威考上北京大學等,這些優秀學生在我們的幫助下,都將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