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德育經驗交流報告: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5、堅持舉辦青年黨校

學校黨團組織在加大對全體學生教育力度的同時,注意培養青少年學生骨幹,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水平,加強黨團共建工作,推進中學與高校思想教育的接軌,帶動學校學風、校風的不斷最佳化。我校青年學生業餘黨校從1996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一期,培養了800多名優秀學員,以及將十幾名青年黨員。為高校輸送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黨校在教學方法、內容、方式上,努力做到了三個結合。一是授課方法與青年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相結合。講課中老師們打破傳統的說教方式 ,緊緊抓住青年學生中的熱點問題,採取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用大量的事實,用感人的語言,把黨的基礎知識講得生動活潑。有位學生在學習心得中曾動情地寫道:“黨校老師的每一堂課,都像是一次次感人肺腑的促膝長談”。二是授課內容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黨校的教學內容以《中國共產黨章程》為基本教材,以《國情教育讀本》為參考讀物。在教學中,我們還針對學員的思想實際,安排了“高標準、嚴要求、做同學的典範”、“青年的理想與黨的目標”、“新時期黨的使命”等專題講座,逐步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我們組織學生觀看《毛澤東和他的兒子》、《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等愛國主義主鏇律影片,並組織學員進行觀後感交流。組織學員清明節到流芳園掃墓,了解株洲抗日革命史。我們還先後召開了學生黨員宣誓大會,黨校學員先進事跡報告會等。我們還精心安排每期培訓班的開學典禮和結業儀式,力爭使我們的每一個活動都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烙上深深的印記。三是在教學方式上,努力把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學生們通過黨校的理論學習,基本上對黨的歷史、黨的宗旨、黨的奮鬥目標、黨員的標準以及黨對青少年的期望等內容了一定的了解。但這種感性認識還沒有成為學生的理性思考。同時,同學們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許多問題又有許多模糊認識。因此,在辦學中,我們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澄清模糊認識,消除思想疑慮,理解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幾年來,我們組織學員參觀了中日合資南雅公司,參觀了革命根據地———井崗山,參觀了毛澤東故居———韶山,參觀了在改革開放下富裕起的周邊農村。與此同時,校團委每年還組織“十八歲成人教育系列活動”、“學雷鋒志願者服務活動”等,增強學員們的社會責任感。正如許多同學在結業總結中寫到的“黨校組織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使我更深入地了解國情,更直接地感受到黨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的巨大成就。也使我的思想在思考中日趨成熟”。

辦學成果:黨校為學校培養了一批學生骨幹。創辦青年學生黨校以來,共辦培訓班11期,有800多名青年學生參加了培訓,他們中有90%以上成為學校的各級幹部、直接參與學校管理,成為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力軍。黨校帶動全校樹立起好學風,好校風。吸收一名學員等於培養一個骨幹,發展一名黨員等於樹起一面旗幟。學校每次發起的捐款助學、救災,總是黨校學員們帶頭捐款。學校每一項教學管理改革,也總是黨校的學員們理解最快、執行最快。正如一名學員所說:“誰的名字要和黨校學員聯繫在一起,誰就得在多方面去爭取優秀”。學校培訓的210多名學員,發展的四名學生黨員,就是全體學生心中的典型。榜樣的無聲號召,又帶動全校學生思想覺悟的明顯提高,黨校、團校、少年軍校等校內“六校”成為我校辦學的特色。黨校為高等院校輸送了一批優秀幹部。學校發展的十幾名學生黨員,均成為所在重點大學的優秀學生幹部。已畢業的九期黨校學員80%地考上大學,經調查統計,已有40%在高校加入黨組織,他們絕大多數成為所在院校系的學生幹部,如:孫明同學已是湖南師大的校學生主席,劉滔同學是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學生會主席。很多學員在高校學業優異,年年獲得甲等獎學金,經常有喜報傳到母校。隨著學員們的畢業,走出校園、走出湖南。我們黨校的名聲也開始傳向祖國的四面八方。

6、家長學校

三、直面挑戰,探究對策

雖然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離上級的要求以及同兄弟學校相比,我校仍存在不少差距,特別是面對今年九月份即將啟動的高中新課改,學校德育工作又將面臨新的問題、新的思考。

1、如何應對動態德育的挑戰。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新思想、新觀念和新問題層出不窮,社會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當代學生處於一個多元、開放、變化的社會環境中,社會思潮的影響直接導致了學生思想的多元,個性差異越來越大,學校德育工作越來越難以預設,更多地呈現開放性和動態生成的特點,對學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