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循環經濟交流材料

近年來,我縣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型畜牧業的宏偉目標,以創建循環經濟示範企業為主線,以建設生態良好、資源節約、環境優越的生態小區為思路,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科學決策,合理規劃,注重創新,積極探索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續性發展的生態之路,實現了畜牧業的跨越式發展。

一、==縣畜牧業現狀

近年來,我縣堅持把畜牧業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富民強縣的重要工作來抓,通過龍頭帶動,機制創新,科技升級,產業循環、最佳化環境,使畜牧業漸漸步入了集約化、產業化、工業化、生態化的發展快車道,使全縣畜牧業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可喜局面。回顧近幾年來畜牧業發展,一是畜牧產值不斷攀升。十四年來全縣畜牧產值以年均遞增25%的增幅持續增長,20*年畜牧業產值達到14.3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5%,畜牧加工產值達到17.5億元,人均牧業產值5748元,按人均牧業產值、肉、蛋產量三項指標綜合評定排序,已連續XX年位居全省第一位。二是畜禽飼養量成倍增長。20*年全縣規模化豬場42個,出欄生豬41.1萬頭,30萬隻肉雞飼養廠達到165個,出欄肉雞達到5339萬隻,名列全省第一。三是食品加工總量不斷膨脹。20*年全縣擁有肉雞生產線3條,時宰肉雞達到1.8萬隻,班宰1千頭豬肉生產加工線1條,時宰600隻羊肉加工生產線1條,年肉類總產量達到11.05萬噸,年產2.5萬噸及1.2萬噸熟食生產線各1條,年產熟食3.6萬噸,出口熟食5800噸,創匯1500萬美元,位居全國前十強。四是疫病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先後投資300萬元,建成了省級動物檢測中心和龍頭企業化驗室,配備了酶標儀、pcr等化驗監測設施,完善了疫情測報站的建設,強化了重大動物疫病的預警機制,使全縣動物免疫密度達到100%,嚴防了重大疫病的發生,做到了“有疫不爆發,有病不流行”,從而保障了畜牧業安全。五是投入品監管程式更加規範。對生產投入品建立了源頭追溯制度,採取了定期抽檢方式,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及使用瘦肉精等違法行為,淨化了全縣畜牧生產資料市場。20*年,全國“瘦肉精”大檢查中,淇縣抽檢380份尿樣中,未發現一例違禁藥物使用情況,受到農業部的表揚。幾年來,淇縣先後被農業部、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先進單位”、“全國農業結構調整示範縣”、“畜牧強縣”“全國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綜合示範區”等榮譽稱號。回顧二十年來發展歷程,我縣明確提出了要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型畜牧業這一宏偉目標,以經濟、社會效益的持續高速發展為背景,以創建我縣循環經濟示範企業為主線,以建設生態良好、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態小區為工作思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堅持產業發展為環境管理服務,合理規劃,科學決策,在推動畜牧環境建設和循環經濟工作快速發展。

二、我縣循環經濟發展概況

從生態學方面講,我縣經濟是一種傳統經濟,這種經濟是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單向物質流動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人們以越來越高的強度把自然資源和能源開採出來,在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這種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對我縣經濟的發展是格格不入的,特別是在畜牧業發展方面,畜牧生產所導致環境污染的影響是不言而寓的。例如:雞糞對環境的污染和細菌、病毒的傳播,生產廢水的浪費和污染等。在這種形式下,我縣迫切需要發展畜牧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追求更大經濟效益、更少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和更多勞動就業及防治動物疫病和保證畜產品安全的先進經濟模式。為此,我縣畜牧業必須走新型產業化新思路,提高企業對循環經濟的認識水平,加大技術創新,推行清潔生產和保護環境,在政策上多多給予扶持,促進我縣循環經濟快速發展。

而我縣發展畜牧循環經濟已有一定基礎,這種發展是由自發到自覺而成的。具體做法是:

(一)我縣把畜牧業發展同環境質量改善的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為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提供支持,利用成本和價格等市場規律來影響企業的行為;以公司為依託,搞自動化飼養、清潔化生產,食品標準化加工、安全化生產,形成了生態產業化綜合經營模式。養殖戶利用糧食作物秸稈來飼養,實現過腹增值,生豬糞可綜合利用,生產沼氣,經過集中發酵、消菌,形成優良的有機肥返回農田,消除污染,利用了資源,形成了生產的生態良性循環。依靠科技進步,變廢為寶,生產生活廢水含有機物較多,經過處理達標後灌溉附近農田,為農民節約了每年的化肥支出;雞、豬糞加工有機肥料向市場出售;生產用的廢舊塑膠袋、包裝箱由包裝廠進行回收再利用;雞、豬無大的利用價值的副產品賣給養殖場餵魚、餵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