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危無照經營分類管理分析建議

二、對“高危無照經營”實施分類管理的原則

高危無照經營是“雷區”,若監管不到位,勢必對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對高危無照經營實施分類管理,必須首先考慮安全性原則,結合差異性原則,兼顧平衡性原則、過渡性原則,以增強分類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1.安全性原則。高危無照經營事關人命關天的大事,也事關一線執法幹部切身利益。確定高危無照經營類別時,要保證工商職責安全和公共利益安全。工商職責安全,是指高危無照經營要嚴格納入日常監管體系,做到“可控、能控、善控”,否則要承擔失職的責任。公共利益安全,是指在現有監管手段尚不完善、管制政策尚難突破的客觀條件下,即要規範高危無照經營行為,為無照到有照創造條件;又要嚴厲查處其嚴重違法經營行為,一旦發現其將或已危及社會公共安全,立即將其從“緩衝帶”中剔除,堅決查處取締。

2.差異性原則。高危無照經營中,經營主體比較普遍的是外來人員、低收入等弱勢群體,經營場所主要集中在城鄉結合部、老城區等城市化程度欠發達區域,從事行業主要集中在餐飲、遊戲機房等範圍。治理此類違法經營行為,要首先考慮其中差異,如果把適合城市的高標準管理模式直接套用於該區域,不僅管理難度大,而且容易引發社會矛盾。

3.平衡性原則。高危無照的存在勢必對有照形成衝擊。一方面,要嚴格規範部分處於緩衝階段的無照經營者有序參與競爭、交易,不破壞區域經濟運行安全;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有照經營者市場準入成本、無照經營者特殊性、監管公正及市場環境運行的實情,尋求無照者與有照者競爭矛盾的平衡點,儘可能小地減少無照變有照的過渡階段對有照形成的衝擊。

4.過渡性原則。高危無照經營的分類管理,是工商部門正視現實,因地制宜,科學、創造性地提出的一種差別管理的模式。分類管理並不意味著一些高危無照者永遠都是無照經營,而是特定時期內化整為零、逐個擊破的權宜之計。要給有些經營者一段過渡時限,讓無照經營變為有照經營,或是最終退出市場競爭。

三、對“高危無照經營”實施分類管理的對策思路

(一)近期對策

高危無照經營存在的原因錯綜複雜,既有主觀因素、人為原因,也有巨觀因素、體制原因。為解決當前實際困難,筆者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將高危無照經營分門別類,差別管理,解決當前消除存量的問題。

1.針對危險易爆類型。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壓力容器的沐浴室、旅館等經營場所,如安全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群體性事故,迫使監管部門面臨重大生產經營事故行政問責危機。對此類型違法經營必須採取“嚴查、嚴管、嚴治”措施。我們一方面要加大此類經營者自身的違法經營成本,對那些經營條件差、安全隱患高、明知故犯、屢教不改、甚至公然對抗的違法經營戶,要善抓典型,敢拔“釘子”,嚴管重罰;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無照經營相關條件提供者的處罰力度,從根本上切斷無照經營的首要生產要素,讓無照經營無處紮根,無法生存。

2.針對維持生計類型。此類無照治理的關鍵,是降低其準入成本,促其合法經營。一方面工商及其他行政部門可為特殊群體(如外來人員、下崗失業、低收入等弱勢群體經營者)實行費稅減免政策,並由有關部門對前置審批的項目進行清理,簡化前置審批項目,大幅降低前置審批的收費標準,使大批困於前置審批手續的無照經營戶積極轉入有照行列;另一方面要嚴格規範中介代理機構,嚴格審查其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及受理程式,嚴厲打擊“黑中介”,切實減輕轉嫁給經營者的申辦證照的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