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基層組織建設經驗材料

二是村民自治管理機制。在廣泛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建立、修改、完善了村規民約,並將其納入《村民自治章程》,根據自治章程完善了包組幹部工作、財務財產管理等制度,確保按章理事。在村組幹部的選拔任用上按照“兩推一選”的辦法建立幹部選拔任用機制,保證有人幹事。充分發揮村級組織自治民主權力,實現了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使村級職能更加明晰。如xxx一、二組,通過民主討論,村支兩委形成決議,在沒有資金的情況下,村民出義務工xxx余個,修通了寬4米、長2.7公里的進組公路。xxx村《村自治章程》規定:公益事業所站土地一分以下由村民無償付出,一分以上按每畝xxx元的價格補償農戶。如石豐組在修公路時,需占農戶王家顯二分竹林,村幹部給王說清情況後,他二話不說,很快砍了上百根大竹子讓出土地,使進組公路得以按期順利完成。結束了過去那種為土地糾紛而造成工程久拖不決的現象。

三是村幹部管理約束機制。為了確保村級工作有效運行,村支兩委與鄉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採取對口簽訂目標責任狀的辦法,分別簽訂了黨建工作目標責任狀、農業工作目標責任狀、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目標責任狀、村務公開工作目標責任狀、安全生產包保責任狀等。從工作規範上明確了村“五大組織”的工作職責。用目標責任約束村幹部行為,做到班子成員人人責任明確,從而在村形成了相互約束、相互監督的運行約束機制。過去由鄉里乾的工作,現在村里樣樣乾,已經變成了村的牌子、鄉的架子。

四是激勵機制。為了營造競爭進取的氛圍,村支兩委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物質激勵、精神激勵、競爭激勵、情感激勵、榜樣激勵等機制,並作為長效制度固定下來,每季度進行一次獎勵兌現。對於沼氣池、小水窖、種養殖等項目,哪個組農戶積極性最高,準備工作最好,自主學習、自主服務的意識最強,就先安排在哪個組實施,以培養該組農戶團結就是力量的共識。

五是長效工作機制。村黨支部結合實際制定了村級幹部和村級後備幹部管理暫行辦法,對幹部的選拔、培養、使用、考核、監督、獎懲作了具體規定,建立了村組幹部管理檔案,推行村幹部工作職業化,每月在村上班不少於xx天,無特殊情況不準予請假。大幅度提高村組幹部經濟待遇。除了財政補助的固定工資外,每一名村幹部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xx元作為組幹部的補貼,使組幹部每月的待遇達xx元,確保組幹部有固定收入。對在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工作任務完成得較好的,從村級經濟積累中拿出一部分給予獎勵。現全村村幹部年工資不低於xxx元,組幹部不低於xxx元。定期召開民主生活會,堅持民主評議村幹部制度。這些制度的建立與堅持,較好地保證了各項工作的有效運行。

四、堅持嚴於律己,錘鍊一種硬作風,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出實效

作風體現精神,作風展示形象。xxx村黨支部從難從嚴錘鍊一種硬作風,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

一是團結有為樹形象。團結就是力量,有為才能取信於民。村黨支部通過“兩推一選”把民眾中威信較高,能力強,懂經營、善管理的人選進村、支兩委班子,使黨支部真正成為帶領民眾勤勞致富奔小康的領頭雁。我們把全部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山區農民摘窮帽子,奔富日子的每一件實事上。在他的帶領下,班子團結奮鬥,使xxx村摘掉了窮帽子步入小康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