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市場 活流通 興產業 促發展(鄉鎮市場建設)

近年來,我們通過認真分析,研究鎮情,確立了“建市場、活流通、興產業、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將市場建設作為山區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頭戲來唱,在促進農民增收和山區經濟發展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

成效。下面,根據會議的安排,將官港鎮茶菇市場建設向大家作一匯報。

一、市場建設的體會

1、興建市場,必須做活流通,發揮結構調整的牽動作用。眾所周知,南部山區的茶菌發展都曾經歷過大起大落階段,前些年茶農對茶園管理沒有興趣;94年前後,袋料食用菌栽培一下子從100多萬棒降至不足十萬棒。針對這一嚴峻形勢,上屆黨委、政府積極調整工作思路,創新思維方式,通過“反彈琵琶”,從抓流通入手,以興建專業市場為突破,加快了市場基礎建設,興建了門面房88套,建築面積達6000平方米,切實解決了有市無場的問題。通過建市場、抓流通,使官港成為茶葉、食用菌等山貨的產品集散地,價格形成地,既解決了有市無場、農產品賣難的問題,更解決了產品價格的穩定和提升問題。XX年,茶葉市場總體價格上漲了20%,香菇、木耳的價格上漲了30%,茶農、菌農的收入較前年普遍增加了兩成以上。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將市場供求信息迅速傳輸到千家萬戶,指揮農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現在,政府無須再動用過多的行政干預措施去逼迫農民進行低產茶園改造了,農民擴種茶菌的積極性也空前高漲了。僅官港鎮近兩年就引種優質茶苗140多萬株,更新、改造優質茶園3000多畝,去年全鎮袋料木耳超400萬棒,今年備料已逾700萬棒。實踐證明,如果單純地就結構調整抓結構調整,不但工作難度大、號召力不強,甚至還損害政府形象,必須要通過大流通來帶動千家萬戶的小生產。實踐也證明,一個產業的發展,關鍵

要看有沒有民眾基礎,有沒有規模效應,有沒有市場前瞻性是非常必要的。

2、興建市場,必須依託城鎮,發揮生產要素的集聚作用。近些年來,根據官港街道上素有經營茶菇產品的傳統特色優勢,我們將市場建設同小城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使部分附屬設施共享,節省了大量的開發成本,另一方面又豐富和完善了小城鎮建設的內涵。兩年來,我鎮共拆遷了鎮區舊房一萬餘平方米,新建面積達1.8萬平方米。新上了自來水項目,實施了鎮區的電網、通訊線路改造,公益設施日趨完善,鎮容鎮貌縱向比已煥然一新。小城鎮建設力度的加大,使交通運輸業、建築業以及第三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大大增強了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縣內有8個鄉鎮的80多戶農民入市購買、租賃門面房專門從事茶菌經營。目前,鎮區常住人口已有4500餘人,流動人口大大增加。同時,圍繞市場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激活了農行、信用社、郵政等金融部門,經營業績不斷攀升。農技部門充分發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主渠道作用,為農服務的功能逐漸增強。一些自我約束、自我完善的茶葉、食用菌協會也應運而生。此外,鎮區大量閒置的土地要素市場得到盤活,實現了保值增值。特別是市場經營區的30餘畝土地原都是

困難企業荒廢未用,現通過土地入股、參與市場分紅的辦法使困難企業漸現生機。

3、興建市場,必須培育多元競爭主體,發揮聯接市場的橋樑作用。隨著茶業和食用菌經濟的發展、茶菌產業的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周邊鄉鎮原有的一大批生產能手、銷售能手考慮到茶葉、食用菌生產是千家萬戶的分散性生產,組織貨源的各項費用偏大,原材料供應的批量性和穩定性難以保障,他們即瞄準市場運行帶來的商機,迅速轉化為製作加工能手,有力地配合了市場的有效運營,產品質量、檔次明顯提升,成為聯結生產和市場的主要橋樑。由於市場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優質服務,吸引了本地的140多名農民經紀人及浙江、福建等眾多外省客商紛紛集聚市場,投入資金約1500萬元,長年駐市經營,將茶菌產品銷往全省各地及上海、廣州等10多個大中城市,經營大戶陳孝方、江厚民的年銷售額都在百萬元之上,這些業主成為培育市場的不可多得的微觀市場主體。據統計,XX年的茶葉交易量達4000多噸,香菇、木耳的交易量達2500多噸,交易額達1.5億元。同時,我們還立足長遠,著力扶持茶、菌種植專業大戶和各種類型的個體工商大戶,既發揮他們在基地建設和各個行業中的示範帶頭作用,又能增加其自身的資本原始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