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經驗材料(採油廠實施目標管理過程中的一些做法)

創建油藏經營網路化目標管理

努力提高採油廠成本管理水平

採油八廠由於受極複雜小斷塊油田地質條件的制約,油田生產經營管理面臨著單井產量低、管理幅度大、噸油成本高的挑戰。1996年以來,按照有計畫、有目標、有評價排名、有考核兌現的管理思路,將採油廠降本增效涉及的各項工作全部納入目標管理。圍繞控制維持生產規模的操作成本、生產輔助單位成本、措施成本、自然產量四個分目標,將降低成本,提高產量和措施效益的各項工作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責任人,實現了管理與開發的良性循環。原油產量連續六年實現了硬穩定、硬超產,XX年上升到34.6萬噸,較上年度增長10%;直接操作成本得到有效控制,XX年比XX年降低85萬元。經營管理逐漸形成了油藏經營網路化目標管理模式。

一、管理模式概述

管理是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作為油田主業單位,強化採油管理,降低採油成本,提高採油廠整體開發效益是各級管理者的共同目標。採油廠降本增效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地面、地下,成本控制的源頭、控制過程,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員工素質培訓等多方面抓起,需要廠、礦大隊(科室)、小隊(組室)和班組的全部工作實現目標管理。然而,採油廠傳統的經營管理是層層分解噸油成本和產量目標,目的是通過層層分解巨觀的目標,增強各級管理者的壓力,引導各級強化成本的控制,以“大河沒水小河乾”的觀點引導下級強化管理,廠、礦、隊各層次都在強調巨觀目標的重要性,雖然各級管理者對經營管理的許多重點工作也做到了有計畫、有安排、有檢查、有總結,但是對實現巨觀目標的具體措施、具體工作與相關的環節、崗位、個人明確目標、責任並與利益掛鈎始終沒有探索到科學的目標管理辦法。各項工作僅僅憑著領導個人的經驗和能力評價好壞,並沒有使各項工作做到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權責明確、獎罰分明、規範運作、管理科學”。各項工作、各項控制措施沒有以科學準確的目標、責任落實到崗位和個人,更談不上與利益掛鈎,無法對單位、崗位、個人進行績效評價,並以此為基礎建立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甚至連獎金都是平均分配。

要實現產量、成本的巨觀目標,必須針對增產、穩產、增儲、降本、基礎工作、保障制度等目標層層細化,落實到具體的崗位和個人,讓每一個崗位和個人都有與自己責任和能力相適應的目標,同時這個目標可以作為量化評價單位和個人管理績效的依據,與責任人利益掛鈎形成機制,才能做到整體管理到位。所以,現在是在堅持過去產量巨觀目標的基礎上,以“小河沒水大河乾”的觀點強化單項工作、單項措施、目標、責任的落實到位,並以單項工作績效的匯總評價效果作為個人、崗位、單位績效評價的依據,評價排名與利益掛鈎。對單位和個人的績效評價方法由單純以上級測算的巨觀目標為依據改變為以既考慮巨觀目標,又考慮單項工作績效,並加大主觀努力效果的套用力度,徹底消除了單一的產量和噸油成本目標測算誤差對採油單位建立目標管理體系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嚴重影響。使採油管理的各項工作全部實現目標管理,企業的各個員工、技術人員、管理者都能象乾自己的活一樣做好各項工作,象花自己的錢一樣控制成本,做到科學管理、精細管理,確保巨觀目標、整體效益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