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超限效應故事的啟示

新學期第一天,兒子放學回家,還沒坐下就埋怨道,校長和主任真能講啊,竟然講了一個多小時!我就問主要講了些什麼啊?兒子笑了,誰知道講什麼,反正我一點沒記住。

自然想起了有名的“超限效應”故事,是說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的故事,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稱之為“超限效應”。

故事都知道,但我們未必能注意到,不是常見嗎,學校主席台上,校長、副校長,還有各位大小主任,你思想我業務,你強調我補充,不講唯恐安排不到,不講說明沒做工作,沒有主次,缺乏重點。最可憐的還是老師們,咬緊牙關,巴望著折磨人的會議快快結束,至於講什麼,反正老一套。

有人說解放台灣容易但就是解放思想難,觀念的改變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課改實施了多少年,“10+35”也罷,精講多練也罷,無論怎么引導怎么強調,好多老師仍然唯恐因為講的少,而怕學生聽不懂弄不會,唯恐誰把位置搶去,就是站在講台上捨不得下來,講啊講啊,講的學生左顧右盼,甚至講的學生呼呼大睡。當然如理科的內容適當的講解點撥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訓練去落實,講的天花亂墜,學生一做就錯,還是等於零。

“超限效應”尤其在班主任和親職教育中表現突出,當孩子犯錯誤或者某件事情沒有做好時,大多數家長和班主任不是幫著分析找原因,指出應該怎么去做,而是一次、二次、三次不停地批評指責,或者總是那幾句孩子早已聽的厭煩的話來教育,久而久之,孩子感覺不耐煩,甚至厭煩甚至產生逆反心理,我就偏那樣做看你能怎么樣,因為這年齡的孩子很不成熟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這是很值得家長反思的事情,連大丈夫都害怕老婆嘮嘮叨叨喋喋不休,更況國小生乎!

其實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分寸”,把握好“度”,避免物極必反,切忌出力不討好。講話講課,提倡精簡,該講的要準備好要講到位,不該講的閉上嘴,別等人家都皺著眉頭時還在那裡傻傻的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