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體現出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國小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裡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當前課程改革中必須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隨著課改的深入,大家不難在許多課例中,發現不少的教師對課改實質和理念把握不到位,課堂表面熱鬧生動,但卻失去許多正數學的東西,缺憾不少,教學效率低下。下面淺談幾點自己的感想:

一、 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數學課課改中新理念提倡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身心特點,創設適合他們的教學情境,在情景中引導他們進行觀察、探索、交流與推理等數學活動,讓學生將實際的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套用的過程。可以說情境創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樂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不少的教師情境創設太粗淺了,且表面化,學生開心過後卻沒有什麼留下,思維含量很低,更別談什麼數學問題等。例如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教師拿著11隻鉛筆讓學生猜數,生猜,師“太多了”或太少了,最後猜對是11,後全班數數驗證是不是11,再接著揭示課題:今天要學的數學知識是“11---20的數”,接下來這11就沒什麼用了。試問數學教師如果這么辛苦創設猜數的遊戲僅僅為了揭示課題嗎?所以數學教學不能過度追求形式,創設花哨而無實質內容的情境。有效的課堂要讓情境內容有數學的內涵,並得到充分體現,讓學生在情境中真正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解釋與套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的數學活動“數學化”。上面的例子如果教師話鋒一轉,說:“剛才老師把鉛筆攥在一起,你們不容易猜,那有沒有什麼擺法可讓人一眼就容易看出是11根的辦法呢?”不就與新課很好的銜接,學生就會為了解決容易看出11的方法進行研究思考,從而讓生自主轉入新課中“11的組成”部分的學習。這樣情境不僅滿足一年級孩子好玩的需求,而且情境有了自己的數學內涵。

二、 學習活動的指導。

數學學習活動經驗的形成,在於教師創設和組織課堂中的豐富活動過程,並努力實施。所以學生的活動經驗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教師紮實的指導並逐漸形成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學生、關注細節、關注活動中的思考,紮實有效的指導,促進學生的發展。可一些教師在教案實施中走教案,目中無人。如“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教學,師讓學生摸摸桌子表面,書本的封面、黑板面等,後讓學生比較兩個面的的大小,就總結出物體表面的大小就叫做面積,同樣道理出示幾個平面圖形進行比較大小,再小結封閉圖形的大小就叫做面積,最後完整解釋面積概念。這位教師在教學“面積”概念時 ,追求一步到位,過早符號化和數學化,缺乏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更有甚者還把不成功歸結為學生不注意聽,學生悟性差等原因。上面的案例另一位教師是這么做:1、讓學生鼓掌歡迎老師,從這引出“用什麼鼓掌”-------手掌面。2、摸摸自己的手掌面,說說自己的手掌面有多大,再請一個學生上來摸摸老師的手掌面,指出老師的手掌面的大小,說說老師手掌面與學生的比怎樣?3、師:生活中還有很多面,你們能找幾個?並摸摸,並說說你們摸的面比 怎樣?(請兩三名生講)4、師:你發現剛才摸的面大小怎樣?生:摸的面有大有小。5、師:這些面都是物體的表面,物體表面也有大有小,數學上把物體的表面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6、讓生例舉物體的面積。7、先出示平面圖形,讓生用手指出每個 圖形各自的大小,再比較他們的的大小,再總結出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面積,最後完整解釋面積概念。同樣都是通過摸摸、比比 、說說的活動,但前者給人感覺只有兩樣東西或兩個圖形比較時才有面積存在,而後者卻能讓學生感受到物體或圖形本身固有的大小叫面積。後者的教學活動關注學生,注重指導學生對“面的大小”的感受,有效套用無意注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與思考,有效的經歷概念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到形的數學化過程,創造條件使學生感悟“物與形”的對應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