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技術監督局工作總結和工作思路

---以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為根本,建設一個政府放心、企業歡迎、老百姓滿意的質監部門。質監工作涉及到社會經濟的各個層面、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管理職能,又有執法職能,權力較大,容易出現問題。因此,我們要將黨風廉政建設和行風建設作為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生命線,始終擺在首要位置,長抓不懈,警鐘長鳴,按照“民眾滿意才算滿意,民眾認可才算認可”標準把質監部門建設成為思想作風過硬、工作作風過硬一流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紀律教育,促進領導幹部廉潔自律。進一步深化反腐敗治本抓源頭工作,以推進“規範化服務型政府”建設為載體,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收支兩條線”制度改革工作,重點加強對各種行政收費、行政檢查行為的規範和監督,切實改進作風,轉變職能,廉潔、高效、依法行政。結合質監工作實際,加大行業作風建設,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杜絕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行為,為市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強化全市系統派駐紀檢組長的責任意識,同時,在市局各直屬事業單位和機關處室設立專兼職紀檢監察員,加強紀檢監察工作。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肅責任追究。

(三)在業務工作上努力做到“五個突破、五個服務”

---立足全局抓巨觀,在質量管理方法上實現新突破。切實加 強巨觀質量管理.進一步加強質量指標體系建設,開展顧客滿意指 數調查,大力推行科學的、先進的質量管理方法。切實加強質量管 理制度建設,增強重點企業聯繫制度的運行效應。啟動我市設備監 理工作,規範設備監理執業活動。按照《質量振興綱要》提出的目標要求,積極推動“質量興縣”工作深入發展。加快實施名牌戰略,制定《關於加快我市實施名牌戰略的意見》及相關的爭創名牌產品規劃,加大“中國名牌、名牌”產品培育力度,整合名牌產品資源。培育一批知名度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用戶滿意度好、市場銷路好.經濟效益好的“造”產品。繼續推進企業質量建檔,積極探索掌握企業質量狀況變化的途徑和方法,為搭建評價誠信企業平台創造條件。

---加強質量監督,在從源頭抓質量監督上實現新突破。全面開展小麥粉等老5類食品無證查處工作及已取證企業的年審,深入推進肉製品等10類食品的市場準入,按國家質檢總局的部署啟動第三批食品的市場準入工作,加強食品生產許可證審查和獲證企業的監督管理,確保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落實到位;對重點監督抽查產品實行動態管理,強化對涉及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以及質量問題突出的產品監督抽查;加大監督抽查後處理力度,對涉及人身安全健康連續兩次抽查不合格產品影響國計民生,存在重大質量安全問題的產品實施市場退出。全年定期監督檢驗生產企業產品6000批次,做到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到位;要對傳統監管模式由事後監督轉為事先保證,組織開展全市生產企業質檢機構檢驗能力的監督檢查,繼續推進生產企業質量檢驗機構的審查認可,指導企業完善產品出廠檢驗條件,今年全市要完成新增、複查換證生產企業質檢機構XX家,做到生產企業質檢機構監督管理到位。

---加強標準化工作,在農業標準化建設上實現新突破。全面落實“政府大力推動、市場正確引導、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積極實施”的農業標準化工作方針,加快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在鞏固已有示範區的前提下,新建10個農業標準化示範點,在創品牌、提高質量、爭市場上下功夫,提高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產、管理的覆蓋面,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開展《企業標準體系》國家標準的宣傳貫徹實施工作,引導和幫助企業建立企業標準體系,抓好首批列入國家試點的六家企業實施標準工作。做好企業標準備案、企業產品執行標準登記、產品標識登記備案工作,並適時組織標準實施監督檢查。加快服務標準化建設,圍繞“增創服務業新優勢”的目標,結合市物流發展規劃,為建立物流信息服務標準體系、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體系奠定基礎。為提升農家樂服務質量,制定農家樂開業條件、等級劃分與評定、服務質量規範。要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為主、分類指導、國際接軌的采標工作的總要求,加大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力度,全市要新增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產品60項。加強組織機構代碼和商品條碼工作,組織機構代碼年檢率達5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