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察報告4篇

時間

地點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

內容 建設幸福家園 構建和諧社區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是洛社鎮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拓展社區服務和社區黨建工作領域,打造服務型、魅力型、特色型社區而設立的綜合性社區服務平台。

近年來,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緊緊圍繞以人為本、服務民眾、構建和諧的理念,以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為原則,以開拓進取、居民需求為動力,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不斷摸索和拓展管理科學、服務全面的社區服務工作領域,提升服務社區民眾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精心打造洛社鎮社區服務的“示範點”和社區民眾滿意的“幸福家園”。

提升“滿意指數”,打造一流平台

走進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大廳,“以人為本,共創和諧”幾個醒目的大凸現出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理念和工作目標。該服務中心通過形式多樣的特色服務、貼心服務,打造社區民眾滿意的服務平台。

社區服務中心設立了行政事務受理大廳,為社區民眾提供民政、社保、農民維權等服務,並實行了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辦事公開制等服務制度,做到“受民之託,忠民之事”,切實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根據民眾的需求,服務中心不斷地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推出了家政、就業指導等近20個便民利民項目,做到有求必應、有事必幫,去年以來已為社區居民民眾提供各類服務15000多人次。近日,無錫市癌症俱樂部惠山分部洛社康復活動中心和養生保健指導中心又在社區服務中心掛牌成立。洛社康復活動中心是洛社鎮癌症患者自發組成的群體抗癌組織,主要開展宣傳防癌抗癌知識,傳播抗癌理念和信息,實施康復綜合治療等活動,幫助癌症患者進行科學抗癌,群體抗癌和正規治癌。

在服務好社區民眾的基礎上,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以其優越的設施條件和直面社區民眾的視窗效應,成為了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活動基地。去年以來,先後和鎮教育文體服務站、鎮婦聯、團委、工會、文衛辦等聯合舉辦了依法行政專題講座、消費維權服務培訓、“和風吹綠運河岸”演講比賽、創業婦女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各類活動25次,參與的民眾達上萬人,成為我鎮政府部門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執政為民體現在基層,密切聯繫社區民眾的“連心橋”。

激活“文化細胞”,繁榮民眾文體

每逢星期六下午,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音樂活動室里絲竹繞樑,曲樂悠揚,社區曲藝愛好者正聚集在這裡進行二胡、琵琶等民樂演奏。彈奏者輕撥琴弦,悠悠弦樂從指間流出,如泉水緩緩流淌,沁人心脾,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陶醉,興致盎然者還會上台吟唱一曲,一曲唱罷,叫好聲不斷。這是社區文化活動一個普通場景,也是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不遺餘力活躍民眾文化體育,推動社區和諧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洛社社區服務中心根據不同社區人群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文化體育活動,讓社區居民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文明與和諧氛圍。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把健身房、圖書閱覽室、樂器室、創作室等向社區民眾免費開放。清晨和傍晚,居民們紛紛來這裡鍛鍊、健身;閒暇時間,這裡成為老年人讀書看報,揮毫潑墨的好地方;節假日,社區的文藝愛好者聚在一起編演節目……。同時,社區服務中心還成為了有21支特色團隊的洛社民眾藝術團的“大本營”,一批代表洛社鎮最高水平的文化藝術作品、表演團隊等從這裡走出來,為洛社鎮文化事業增光添彩。去年,洛社民眾藝術團有5個節目參加無錫市民眾文藝匯演,是參賽節目最多的鄉鎮,獲得了“二金二銀三銅”的好成績,女聲小合唱《與書同行》還獲得江蘇省“五星工程獎”銅獎。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採取社區“搭台”、居民“唱戲”的辦法,舉辦民眾性文體活動,繁榮社區文化,做到“活動時時有,歡樂天天在”。今年以來,社區服務中心先後主辦和協辦了“好書進社區”學習活動、“文化洛社”論壇、家庭趣味運動會等民眾文體活動。近日,為豐富社區外地民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和鎮教育文體服務站籌集資金3萬多元,開展“送電影進工地”活動,將到各建築工地為外地民工播放電影36場,服務新市民。

開闢“市民學校”,提高居民素質

社區的文明程度取決於社區居民素質的高低。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從社區民眾的需求出發,從提高民眾的素質入手,依託社區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培訓教育活動,促進居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社區服務中心在充分利用科普圖書室、青少年活動基地、綠色網咖等科普教育設施的基礎上,根據社區民眾需求,相繼舉辦了衛生救護培訓、cad輔助設計培訓、攝影培訓班、健康科普知識講座和企業員工職業素養培訓班等10期,培訓學員達800人次。社區服務中心還注重以網路為平台,普及傳播科學知識。在暑假期間,邀請大學生志願者來到社區綠色網咖指導前來上網的中國小生利用網路查找資料,學習內容豐富的網上科技知識。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把社區教育的重點向青少年傾斜,開展多形式,多內容的社區青少年教育活動,豐富青少年科學文化知識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今年兒童節前夕,服務中心以講座形式舉辦了“閱讀豐富人生——專題講座”活動, 正面引導青少年的閱讀傾向,豐富了青少年的課外生活。8月份,與司法所聯合開展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集中宣傳日活動,組織學生觀看警示教育片,舉辦法律諮詢和法律有獎問答,向中國小生髮放了近500份《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資料。

暑假期間,社區服務中心和鎮文體服務站合作開辦了少兒圍棋、樂器等培訓班,培訓學員40餘名。為更好地服務社區民眾,關心特殊家庭子女的成長,社區服務中心在暑期舉辦了“愛心輔導站”,邀請退休教師義務為6名貧困家庭、單親家庭孩子進行學習輔導和信心培養。參加輔導站學習的華潔玉在日記里寫道:“這個暑假特別有意義,特別是老師的鼓勵和教誨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做一名好學生,好孩子,好公民……”。“愛心輔導站”為培養孩子的信心、愛心和責任心加油鼓勁。

建立“愛心驛站”,幫扶弱勢群體[/page]

建立“愛心驛站”,幫扶弱勢群體

“今天領點大米和食用油,還拿了幾支筆,給孩子學習用”運河社區低保戶陳志雲拿著在社區服務中心愛心超市挑選的免費生活用品請工作人員劃卡登記,笑容洋溢在臉上。

陳志雲的丈夫已病故,她和兒子相依為命,由於自己的腿有殘疾不能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政府救濟。去年政府在社區服務中心設立愛心超市以來,作為低保戶的她每月可以按20元的標準,在這裡領取自己急需的物品。“超市裡的這些日常用品,對我們來說件件是雪中送炭啊”。談起愛心超市,陳志雲滿懷感激之情。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愛心超市點燃了象陳志雲那樣眾多困難民眾生活的希望,讓他們在生活的寒冬里感到溫暖與充實。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積極探索社區公益服務新模式,利用各種方式對弱勢群體進行幫扶,“愛心超市”就是贈捐對象和困難群體搭建起的一個資源匯集、愛心凝聚的平台。社區服務中心把社區裡的220多戶低保戶納入到愛心超市受助名單,並把每星期五定為“愛心活動日”,免費向低保戶提供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已發放各類物品約計70000元。今年4月,在社區服務中心的牽線下,洛社女企業家協會等5家企業和團體出資4萬元,認購了8個“愛心超市”的櫃檯,對愛心超市幫扶資金作了補充。此外,在洛社鎮和諧社區節期間,社區服務中心舉辦了天馬書畫社書畫“愛心拍賣”活動,通過書畫義賣籌得愛心款5.8萬元,全部用於幫扶社區裡的困難民眾。

為讓困難民眾在接受社會關愛的同時將愛心回饋社會,社區服務中心開展了“愛心積分卡”活動,低保戶通過參加各種公益勞動,可以領取到更多的生活用品。 6月19日,服務中心組織10多名社區低保人員來到蔣巷參加清理花壇,修剪綠化的社會公益勞動。

開展就業和再就業服務是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幫扶弱勢群體和社區民眾的另一項愛心舉措。服務中心與鎮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殘聯等密切配合,通過挖掘崗位潛力、創造勞動就業機會、加強技能培訓等將就業再就業服務網路延伸到社區,為社區民眾解決就業難題。目前,已開辦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班2期,培訓達500人次,聯合舉辦了四場勞務招聘會,進場單位有370家,提供就業崗位4500個,達成用工意向協定160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發展“義工隊伍”,共建和諧社區

“社區管理與服務只有讓民眾參與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體現文明與和諧”。對於社區建設,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葛亞明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近年來,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積極組建起社區義工隊伍,讓社區民眾當起了社區服務的“配角”。

社區服務中心以“自願,奉獻,友愛,互助”為原則,組建起200多人的社區義工隊伍,參與交通協勤、治安巡邏、青少年成長服務、助殘服務、幫困助弱等13項社區服務活動。社區義工不僅當好村坊鄰居的“免費保姆”,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小事和瑣事,還積極開展面向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和弱勢人群的關愛服務,參與“結對幫扶”、“手牽手”“關愛下一代”、“送溫暖,獻愛心”等志願活動,以親人式的服務,把和諧的種子撒遍社區的每個角落。

在今年“創衛”期間,社區服務中心組織了16名青少年義工組成青少年網咖義務督查隊和網咖義務監察員一起到鎮區各網咖和遊戲機室進行巡查,並在洛社商城開展創建國家衛生鎮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單3000多份。此外,義工隊員分組對公園、百業廣場、文化廣場等地的亂張貼、亂丟垃圾的。

大學生的藝術考察報告模板
大學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經過這次可以說是對我的人生很有意義的一次美術考察.使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提高.看著一件件的美而精緻的藝術品讓我是那么的沉醉與流連忘返.

我考察的城市選擇了北京,北京曾經是皇權城市,也是軍紳政權的權力中心,更是人民共和國的權力中心。各個不同時代對於藝術的認識也各不相同。尤其是人民共和國所經歷的各個不同歷史變遷時期,給北京的藝術形態打上特殊的烙印,其藝術形態以及藝術所呈現的社會心態與權力構造也各顯風貌。在這個城市空間裡,不同空間各自割據,實施不同功能,消費空間、生活空間、權力空間、歷史空間等並存不悖,即使這些空間相互間也發生功能交疊、糾纏不清的現象,但卻最終構成今日北京在藝術生產方面的整體的表現與面貌。因此,北京的空間結構,反映了北京特有的社會政治關係,也反映了時代的空間要求以及生產意志,而最終結果是,北京的城市空間的反空間性與反生產性,而這些應該是我們這些從事藝術群體的關注點。我的此次考察的目的通過去理解藝術家們的作品,從而解決這段課程的問題,貫穿聯繫大學幾年學習的知識,就傳統文化與當藝術這個課題實驗上有新的發現。

這次在北京首都博物館,故宮,潘家園等地見到以前只能在書上翻閱到的仰韶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期的彩陶藝術所描繪的魚紋、人面紋及花葉紋等裝飾圖形,及北宋時期的文人繪畫(清明上河圖),我發現從原始社會的圖形符號一直到封建社會晚期的各類繪畫藝術,總有一些永恆的主題,而在這些主題之中,“形”的表現往往是中國

歷史藝術家藉以傳情達意的一種外在形式,也就是古代畫論所說的“以形傳神”、“借物詠志”。中國畫藝術家在表現某一種自然物象時,更多地是注重與“形”所蘊涵地精神意義,而不是對自然物象作物理形態的外形模寫。正因如此,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自然物象的描繪中往往融入了更多的“理性”色彩,將自然物象之形抽象為一種圖式化的符號語言,這些理念很接近我們工作室。

而在798,宋莊;及中藝博覽會看到的現代藝術它的形式不僅再是架上的繪畫,還有很多裝置,影像等運用新的結構關係,新視點,集中概括社會問題的當代藝術已逐漸成為主流。這些現代藝術往往採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點,刪去次要的細節、細部,甚至背景,並可以把各個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時間、空間發生的活動組合在一起。並運用一些手法,啟發人們的聯想。因此,它的構思要能超載現實,構圖要概括集中,形象要么簡練誇張,要么強烈鮮明的色彩為手法,等等形式含蓄委婉的地表達所要表達藝術家對社會不同層次的關注,賦予作品更廣泛的含義並使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思考,以及對社會關注的新介入點,闡述自己的情感,觀點及思想。

在這些方面,中國繪畫講究構思上的“以一當十”、“以少用多”,構圖上“計白當黑”等審美追求能為當代藝術家提供大量的營養。我這次考察看到的當代藝術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如: 在《研究與超越——第二屆中國小幅油畫展》看到不少作品都是立意——意念先行,以形取神:創新——承先啟後,破舊立新;活用——適身合用,靈活生動。這實際上強調的也是老莊的哲學思想,也是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意境。

這些作品都無一例外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並融合西方的理念,其中楊誠的《山西晉祠難老泉》中運用了中國的水墨畫技法,又融合了現代技術的特殊肌理效果。

的深奧標誌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整個標誌造型沒有對傳統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特有的介於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的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中國傳統藝術講究均衡和內在的節律,我國篆刻藝術中有所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布局法則,強調變化中的均衡,這既符合科學上相對的原理,也符合藝術上形式美的規律。

在北京考察不少當代藝術作品中,動與靜、疏與密、多樣統一、賓主呼應、虛實相生、縱橫曲直、黑白對比、重疊交錯等傳統構圖法則中也屢見不鮮。此外,遠古的銅器紋樣、畫像石、金石篆刻等,特別是中國畫,巧妙的運了用白底的匠心。民間剪紙和蘭花布粗獷豪放的黑白關係、明代木刻插圖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現代藝術的構圖中得到印證。西方傳統藝術,基於幾何學空間觀念,從模擬生活現象入手,藉以展示作者的創作思想。

寒假大學生實習考察報告
大學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時間

地點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

內容 建設幸福家園 構建和諧社區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是洛社鎮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拓展社區服務和社區黨建工作領域,打造服務型、魅力型、特色型社區而設立的綜合性社區服務平台。

近年來,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緊緊圍繞以人為本、服務民眾、構建和諧的理念,以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為原則,以開拓進取、居民需求為動力,以構建和諧社區為目標,不斷摸索和拓展管理科學、服務全面的社區服務工作領域,提升服務社區民眾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精心打造洛社鎮社區服務的“示範點”和社區民眾滿意的“幸福家園”。

提升“滿意指數”,打造一流平台

走進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大廳,“以人為本,共創和諧”幾個醒目的大凸現出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理念和工作目標。該服務中心通過形式多樣的特色服務、貼心服務,打造社區民眾滿意的服務平台。

社區服務中心設立了行政事務受理大廳,為社區民眾提供民政、社保、農民維權等服務,並實行了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辦事公開制等服務制度,做到“受民之託,忠民之事”,切實為民眾解決實際問題。根據民眾的需求,服務中心不斷地完善服務功能,豐富服務內容,改進服務方式,推出了家政、就業指導等近20個便民利民項目,做到有求必應、有事必幫,去年以來已為社區居民民眾提供各類服務15000多人次。近日,無錫市癌症俱樂部惠山分部洛社康復活動中心和養生保健指導中心又在社區服務中心掛牌成立。洛社康復活動中心是洛社鎮癌症患者自發組成的群體抗癌組織,主要開展宣傳防癌抗癌知識,傳播抗癌理念和信息,實施康復綜合治療等活動,幫助癌症患者進行科學抗癌,群體抗癌和正規治癌。

在服務好社區民眾的基礎上,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以其優越的設施條件和直面社區民眾的視窗效應,成為了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活動基地。去年以來,先後和鎮教育文體服務站、鎮婦聯、團委、工會、文衛辦等聯合舉辦了依法行政專題講座、消費維權服務培訓、“和風吹綠運河岸”演講比賽、創業婦女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各類活動25次,參與的民眾達上萬人,成為我鎮政府部門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執政為民體現在基層,密切聯繫社區民眾的“連心橋”。

激活“文化細胞”,繁榮民眾文體

每逢星期六下午,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音樂活動室里絲竹繞樑,曲樂悠揚,社區曲藝愛好者正聚集在這裡進行二胡、琵琶等民樂演奏。彈奏者輕撥琴弦,悠悠弦樂從指間流出,如泉水緩緩流淌,沁人心脾,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滿足和陶醉,興致盎然者還會上台吟唱一曲,一曲唱罷,叫好聲不斷。這是社區文化活動一個普通場景,也是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不遺餘力活躍民眾文化體育,推動社區和諧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洛社社區服務中心根據不同社區人群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文化體育活動,讓社區居民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文明與和諧氛圍。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把健身房、圖書閱覽室、樂器室、創作室等向社區民眾免費開放。清晨和傍晚,居民們紛紛來這裡鍛鍊、健身;閒暇時間,這裡成為老年人讀書看報,揮毫潑墨的好地方;節假日,社區的文藝愛好者聚在一起編演節目……。同時,社區服務中心還成為了有21支特色團隊的洛社民眾藝術團的“大本營”,一批代表洛社鎮最高水平的文化藝術作品、表演團隊等從這裡走出來,為洛社鎮文化事業增光添彩。去年,洛社民眾藝術團有5個節目參加無錫市民眾文藝匯演,是參賽節目最多的鄉鎮,獲得了“二金二銀三銅”的好成績,女聲小合唱《與書同行》還獲得江蘇省“五星工程獎”銅獎。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採取社區“搭台”、居民“唱戲”的辦法,舉辦民眾性文體活動,繁榮社區文化,做到“活動時時有,歡樂天天在”。今年以來,社區服務中心先後主辦和協辦了“好書進社區”學習活動、“文化洛社”論壇、家庭趣味運動會等民眾文體活動。近日,為豐富社區外地民工的業餘文化生活,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和鎮教育文體服務站籌集資金3萬多元,開展“送電影進工地”活動,將到各建築工地為外地民工播放電影36場,服務新市民。

開闢“市民學校”,提高居民素質

社區的文明程度取決於社區居民素質的高低。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從社區民眾的需求出發,從提高民眾的素質入手,依託社區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樣的培訓教育活動,促進居民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

社區服務中心在充分利用科普圖書室、青少年活動基地、綠色網咖等科普教育設施的基礎上,根據社區民眾需求,相繼舉辦了衛生救護培訓、cad輔助設計培訓、攝影培訓班、健康科普知識講座和企業員工職業素養培訓班等10期,培訓學員達800人次。社區服務中心還注重以網路為平台,普及傳播科學知識。在暑假期間,邀請大學生志願者來到社區綠色網咖指導前來上網的中國小生利用網路查找資料,學習內容豐富的網上科技知識。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把社區教育的重點向青少年傾斜,開展多形式,多內容的社區青少年教育活動,豐富青少年科學文化知識和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今年兒童節前夕,服務中心以講座形式舉辦了“閱讀豐富人生——專題講座”活動, 正面引導青少年的閱讀傾向,豐富了青少年的課外生活。8月份,與司法所聯合開展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集中宣傳日活動,組織學生觀看警示教育片,舉辦法律諮詢和法律有獎問答,向中國小生髮放了近500份《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資料。暑假期間,社區服務中心和鎮文體服務站合作開辦了少兒圍棋、樂器等培訓班,培訓學員40餘名。為更好地服務社區民眾,關心特殊家庭子女的成長,社區服務中心在暑期舉辦了“愛心輔導站”,邀請退休教師義務為6名貧困家庭、單親家庭孩子進行學習輔導和信心培養。參加輔導站學習的華潔玉在日記里寫道:“這個暑假特別有意義,特別是老師的鼓勵和教誨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做一名好學生,好孩子,好公民……”。“愛心輔導站”為培養孩子的信心、愛心和責任心加油鼓勁。

建立“愛心驛站”,幫扶弱勢群體

“今天領點大米和食用油,還拿了幾支筆,給孩子學習用”運河社區低保戶陳志雲拿著在社區服務中心愛心超市挑選的免費生活用品請工作人員劃卡登記,笑容洋溢在臉上。

陳志雲的丈夫已病故,她和兒子相依為命,由於自己的腿有殘疾不能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政府救濟。去年政府在社區服務中心設立愛心超市以來,作為低保戶的她每月可以按20元的標準,在這裡領取自己急需的物品。“超市裡的這些日常用品,對我們來說件件是雪中送炭啊”。談起愛心超市,陳志雲滿懷感激之情。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愛心超市點燃了象陳志雲那樣眾多困難民眾生活的希望,讓他們在生活的寒冬里感到溫暖與充實。

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積極探索社區公益服務新模式,利用各種方式對弱勢群體進行幫扶,“愛心超市”就是贈捐對象和困難群體搭建起的一個資源匯集、愛心凝聚的平台。社區服務中心把社區裡的220多戶低保戶納入到愛心超市受助名單,並把每星期五定為“愛心活動日”,免費向低保戶提供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已發放各類物品約計70000元。今年4月,在社區服務中心的牽線下,洛社女企業家協會等5家企業和團體出資4萬元,認購了8個“愛心超市”的櫃檯,對愛心超市幫扶資金作了補充。此外,在洛社鎮和諧社區節期間,社區服務中心舉辦了天馬書畫社書畫“愛心拍賣”活動,通過書畫義賣籌得愛心款5.8萬元,全部用於幫扶社區裡的困難民眾。

為讓困難民眾在接受社會關愛的同時將愛心回饋社會,社區服務中心開展了“愛心積分卡”活動,低保戶通過參加各種公益勞動,可以領取到更多的生活用品。 6月19日,服務中心組織10多名社區低保人員來到蔣巷參加清理花壇,修剪綠化的社會公益勞動。

開展就業和再就業服務是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幫扶弱勢群體和社區民眾的另一項愛心舉措。服務中心與鎮勞動和社會保障所、殘聯等密切配合,通過挖掘崗位潛力、創造勞動就業機會、加強技能培訓等將就業再就業服務網路延伸到社區,為社區民眾解決就業難題。目前,已開辦下崗失業人員培訓班2期,培訓達500人次,聯合舉辦了四場勞務招聘會,進場單位有370家,提供就業崗位4500個,達成用工意向協定1600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發展“義工隊伍”,共建和諧社區

“社區管理與服務只有讓民眾參與才有生命力,才能真正體現文明與和諧”。對於社區建設,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人葛亞明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近年來,洛社鎮社區服務中心積極組建起社區義工隊伍,讓社區民眾當起了社區服務的“配角”。

社區服務中心以“自願,奉獻,友愛,互助”為原則,組建起200多人的社區義工隊伍,參與交通協勤、治安巡邏、青少年成長服務、助殘服務、幫困助弱等13項社區服務活動。社區義工不僅當好村坊鄰居的“免費保姆”,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的小事和瑣事,還積極開展面向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和弱勢人群的關愛服務,參與“結對幫扶”、“手牽手”“關愛下一代”、“送溫暖,獻愛心”等志願活動,以親人式的服務,把和諧的種子撒遍社區的每個角落。在今年“創衛”期間,社區服務中心組織了16名青少年義工組成青少年網咖義務督查隊和網咖義務監察員一起到鎮區各網咖和遊戲機室進行巡查,並在洛社商城開展創建國家衛生鎮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單3000多份。此外,義工隊員分組對公園、百業廣場、文化廣場等地的亂張貼、亂丟垃圾的

考察報告: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大學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套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了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對象: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0名,其中廣州大學20名,中山大學10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0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0名,大三學生15名。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調查問卷及數據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占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占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裡的理論知識套用到實踐中去的只占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占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占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周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占12%。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民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相關文章:
大學生的藝術考察報告模板
大學生2024年暑期實踐活動考察報告
幹部赴大學學習考察報告
大學生實習考察報告範文
2024年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報告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考察報告:對大學生考察的綜合材料
村任職大學生村官考察學習報告
赴日照市考察學習大學科技園建設的報告
對大學生考察的綜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