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承諾非兒戲

河南省一家醫藥公司承諾“假一罰十”,其出售假藥被消費者發現後,卻說該約定無效,不願兌現10倍的賠償。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法院10日一審判決這家出售假藥的商家按其“假一罰十”的承諾,退還原告購藥款664元,並10倍賠償6640元。

家住二七區齊禮閆鄉的杜建增於XX年10月26日、11月2日和11月3日分別在河南惠發醫藥有限公司購買了貴州盤縣中藥廠生產的“前列先通膠囊”藥品2盒,單價82元,購買陝西旬邑製藥廠生產的“喉毒清”藥品4盒,單價125元。河南惠發醫藥有限公司的營業員向其開具了發票。杜建增服用一段時間後,不但沒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經常出現頭暈的不適症狀。後經諮詢藥品管理部門得知,這兩種藥都是假藥。

杜建增要求河南惠發醫藥有限公司按其公開的“決不出售假冒偽劣藥品,假一罰十”的承諾履行賠償責任,但遭到了拒絕。今年2月2日,杜建增將河南惠發醫藥有限公司告到法院,要求河南惠發醫藥有限公司返還購藥款664元,並書面賠禮道歉;履行10倍假藥賠償款6640元;賠償因此事所產生的交通費、列印費等相關費用120元,總計7400元。

河南惠發醫藥有限公司認為,其與杜建增之間的關係是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應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條款,不適用《契約法》《產品質量法》《藥品管理法》,並且“假一罰十”的約定違背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有關規定,該約定無效,不具有合法性。因此,原告要求賠償6640元賠償金和120元交通費、列印費等相關費用的訴訟請求不成立。

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被告河南惠發醫藥有限公司發布的商業廣告中稱“決不出售假冒偽劣商品,假一罰十”等八項內容,內容具體、明確,符合契約的要約規定,原告依其約定購買了其出售的藥品,應視為承諾,原、被告之間的買賣契約成立。被告未按約定,出售假藥,應兌現其假一罰十的承諾。但原告要求被告賠償交通費、列印費等費用,因未提交相關證據,法院不予支持。故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約法》的有關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判令被告退還原告杜建增購藥款664元,賠償6640元;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