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農工辦2009年工作總結與2009年工作計畫

二、圍繞“三資”利用,在農業園區建設上抓推進

近年來,我們將農業招商引資、引導“三資”(民資、工商資本和外資)開發農業作為解決農業資金投入不足,增添農村發展後勁的重要措施來抓。

1、緊抓部門招商引資。年初組織全體人員首先開展“我為招商怎么做”的大討論,統一思想認識,共商招商辦法,激發大家全力參與招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針對本辦一無經濟實力、二無調控手段的實際,堅持從挖掘自身潛力出發,以“思想招商”促進“真正招商”,明確以自身招商為主,增設招商科,抽出3名同志專職招商;層層簽訂責任狀,人人肩上有擔子,具體做到“四定”:定目標任務。形成壓力傳遞;定考核要求,落實責任到人;定經費包乾,節約招商成本;定招商保證金,確保獎懲辦法;全辦人員全年共收集20多條招商引資信息,涉及電子機械、糧油加工、藕汁飲料、藥品、房地產等領域,全年完成招商引資1736萬元,其中:由美藉華人獨資興辦的塑膠加工項目,總投資XX萬美元,註冊資本800萬美元,目前一期設備150萬美元已經抵運到港,抵算招商引資1490萬元;落實在涇河鎮的玩具機械項目204萬元;上爭資金42萬元。

2、加快有機農業園區建設。為適應形勢發展,構建農業招商引資新載體,我辦在人手少、事務多、經濟實力差的情況下,抽調部分人員牽頭負責寶應湖有機農業開發園區建設。研

究制定了園區總體規劃;不斷完善申報資料,積極爭取省市支持,獲得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有機農業開發區;註冊登記了“揚州市寶應湖有機農業發展中心”;根據園區現狀和功能分區,以道路建設為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今年主要建成了漁場路、機場路、劉堡路等,完成土方20萬方,配套建設6860米的下水道和綠化帶、12個涵洞、7條河道的清理疏竣等;加大園區項目建設力度,目前進園實施項目2個,總投資2200萬元,增資擴股續建項目2個,正在洽談項目2個。

3、著力推進農業“三資”利用。廣泛調查研究,起草制定了農業利用“三資”、有機農業園區招商引資的意見,加大對農業項目建設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斷組織農業招商引資活動,以有機農業園區為載體,8月8日召開了寶應有機農業暨項目推介會,10月份先後兩次舉辦了台灣客商寶應農業專題推介會,很好地宣傳推介了寶應農業。收集整理了一批有價值的農業招商項目,印發3000本《農業招商指南》,刻錄500份光碟,編制了500份“寶應縣農業優勢項目”。目前全縣已經形成了以“一區五園”為主的農業園區格局,深度開發農業資源和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近10萬畝,促進了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和農業效益的提高,推動了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寶應縣的農業利用三資工作,特別是外資工作,在揚州市最好,多次受到市領導肯定。

三、圍繞全面小康建設,在構建和諧農村上抓指導

今年,我辦根據省、市農村工作會議要求,按照“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分檔競賽、分期達標”的思路,圍繞建設全面小康村的目標,在全縣範圍內開展了“三村聯創奔小康”活動。

1、調查摸底,制定規劃。2月份召開專題會議,組織縣、鎮全體農經人員用打分法對全縣258個村按照市考核指標進行評價,逐村調查摸底排隊,確定90分以上的創建小康示範村30個,75分以上的創建小康先行村176個, 75分以下的為脫貧致富村52個;根據各村目前狀況,結合各村發展潛力,圍繞全縣爭創目標,指導14個鎮、258個村全部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爭創方案,我辦建立了聯創工作檔案,便於檢查考核,分類督促指導。在全面調研的基礎上,重點總結推廣了涇河鎮“三村”聯創考核驗收指標體系,將全面小康村建設的19項考核指標細化成101個具體項目。

2、典型引路,加快推進。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思路,一是在安宜鎮三里村、柳堡鎮鄭渡村開展了爭創“全面小康示範村”試點,多次深入到村指導創建工作、搞好環境整治、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完善基礎資料,使這兩村創建工作紮實有效,正在接受市級驗收。二是加快脫貧致富村的脫貧步伐。對52個脫貧致富村全部實行了市、縣、鎮聯動的“三級幫扶,三級聯創”措施,其中爭得市級機關幫扶17個村,縣機關部門幫扶20個村,同時要求各鎮再組織幫扶共15個村。至目前,市縣鎮幫扶投入資金185.5萬元,幫扶村落實建設項目33個,幫助戶落實致富項目839個。

3、廣泛宣傳,形成共識。圍繞“三農”工作,突出“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全面小康”,加大對“三村聯創奔小康”的宣傳力度,特別是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後,我們又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統一大家的思想認識,分別在農村支部書記和鄉鎮局級領導幹部培訓班上就新農村建設作了宣講。年初縣鎮分別成立了由縣鎮領導掛帥、農經部門牽頭,各相關職能部門參加的三村聯創工作指導協調小組,將全面建設小康村的19項指標,全部分解到有關職能部門,明確部門職責,實行齊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強勢推進“三村”聯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