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農工辦2009年工作總結與2009年工作計畫

3、紮實開展最佳化工作。年初開展了“我為最佳化做什麼”的大討論,客觀分析原因,明確最佳化方向,形成全辦人員共同參與最佳化的氛圍。圍繞“苦幹三五年,實現再翻番”目標,全辦開展“樹立形象,愛崗敬業,爭先創優,服務民眾“的主題教育活動。完善了服務承諾,制定並公布了十條文明用語,接受社會監督。按照文明城市創建要求,協助有關部門開展文明鎮、文明村、文明戶創建活動。通過紮實開展各項最佳化工作,XX年的最佳化考核評比名次比上年有較大提高。

二○○六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起步之年,也是“苦幹三五年、實現再翻番”的關鍵之年,我辦在廣泛調查、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繼續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和要求,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統籌城鄉發展、建設全面小康”為戰略目標,始終把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核心任務,繼續做好招商引資與農業利用“三資”工作、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加大農民轉移和培訓力度、加快實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確保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二、目標任務:農業增加值增長6%;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農民轉移、培訓各1.5萬人;農業利用“三資”3億元,其中外資800萬美元;上爭資金增長20%;村級債務較上年下降15%;農業龍頭企業銷售增長20%;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0個;每村興辦一個以上一般納稅人企業;植樹造林300萬株;完成農田水利土方800萬;推廣插秧機200台;全面完成農經“一站式”服務;貫徹落實好農村政策,確保不出現涉農事件和惡性案件。

三、主要對策:為實現XX年農業農村工作目標任務,我辦將著重圍繞以下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1、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著力實施農民增收“2111”工程,即:進一步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人均增收200元;調整農業結構,推廣輕型栽培,實現省工節本人均增收100元;突出做好“寶應湖”大閘蟹質量和品牌文章,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提升水產業效益人均增收100元;大力發展畜禽規模養殖,推進農業集約化經營人均增收100元。一是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著力農內挖潛增收。提高農產品質量,創立農產品品牌。進一步培育壯大“有機四水”特色,種植業適度縮糧擴經,畜禽業突出擴大特種養殖、發展規模養殖,水產業主攻擴面擴特、提質增效。二是突出農民培訓轉移,努力拓寬增收渠道。建立完善城鄉統籌的就業服務體系,加大對農民的轉移培訓考核力度,實施“訂單”培訓轉移,把對農民的技能培訓與勞動力的崗前培訓結合起來,擴大農民就業面。鼓勵農民自主創業,逐步由務工潮向創業潮轉變,引導農民向小城鎮集中從事非農產業的經營活動。繼續推進“雙帶”工程,引領農民發家致富。三是加快經營機制創新,積極增加惠農性收入。要緊緊圍繞優質水稻、特色蔬菜、優質畜禽、特色水產、農機服務等組織農戶進行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生產,積極組建各種類型的合作經濟組織,要按照“四有”要求,加強對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訓指導,不斷規範其運行,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水平。要抓住統籌城鄉發展、加大對農村投入的新機遇,動員各相關部門跑省進京,溝通信息,爭取上級財政和條線部門對“三農”的各種補貼,落實好各種惠民政策,增加農民政策性收入。

2、以農業項目建設為載體,全面推進園區建設。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積極推進項目農業建設,以項目抓帶動,以項目求發展,以項目促增收。一是加大有機農業開發園區建設投入。按照“生態優良、產品優質、風光優美”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主要是建設中范路,拓寬漁場西路、林場西路;建設打造生態大道,重點搞好機場路綠化通道建設;改造新建漁場橋、通湖橋;規劃實施萬畝森林生態園;組織項目申報,向上爭取資金投入園區建設。二是緊抓不放農業利用“三資”工作。農業利用“三資”特別是利用外資,是全縣招商引資的重點,是解決項目農業建設資金投入的一個重要來

源,我們要緊抓不放。積極收集編制農業招商引資項目信息,特別是優勢農業項目招商信息;大力宣傳我縣農業的特色優勢,著重打好有機牌,生態牌,增加對外資的吸引力;及早研究,制定預案,做好以赴台灣為主的各種農業專題推介招商活動;加大對農業利用“三資”工作的檢查督查力度,保證這項工作真正落到實處。三是明確責任全體動員抓招商。把完成本部門的招商任務與園區項目招商、編報項目爭取惠農政策資金等有機結合起來,明年我們將繼續完善招商引資“四定”管理考核辦法,按照“專線人員全力招商、園區人員一半招商、其它人員必須完成任務”的要求,加大招商力度,強化目標考核,嚴格獎懲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