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農工辦2009年工作總結與2009年工作計畫

3、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快全縣“三村聯創奔小康”進程。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農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將以此為契機,加快農村小康進程,XX年將爭創市全面小康示範村16個,縣小康建設先行村30個,加快脫貧致富村10個。一是完善全縣“三村聯創奔小康”的指標考核體系。根椐新情況新要求,深入調查,開展研究,及時完善提高三村聯創的指標體系,使之更加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按照“三集中”的要求,積極主動配合有關部門搞好村鎮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勞動就業規劃、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規劃。加強對各鎮村三村聯創工作的指導與協調。二是不斷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組織農民開展“三清三改”(清河道、清垃圾、清路障、改水、改廁、改圈)活動,加強生活污水、生產廢棄物和生活垃圾的治理,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綠化村莊,綠化田園,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按照方便生產生活的要求,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原則、主動向上爭取項目補貼,積極搞好以農村道路、橋樑、河道清理和環境整治為主的生產生活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三是推動農村扶貧工作的進一步落實。三村聯創奔小康的難點仍然是加快脫貧致富村,我們將對市縣鎮三級的幫扶情況經常進行檢查監督,原則上實行每半年通報一次,以加快幫扶項目的實施進度;引導幫扶單位要從農民生產生活最需要的項目幫起,如道路、橋樑、改水等,解決農民的實際困難;做好幫扶單位與被幫扶村之間溝通協調,做好服務,營造良好的幫扶工作環境。

4、以維護農民權益為出發點,貫徹落實好農村政策。執行護農惠農政策,加強財務資產管理,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一要穩定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一步學習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政策,依法保護農民的承包經營權,穩定農村土地承包政策。在今年已有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土地折價入股及土地換社保等形式,保障農民的長遠利益。對工業項目、中心村莊建設、規模農業用地需要土地承包權流轉的,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規範穩妥推進。加強集體資源資產的管理,做好從招標發包到契約結算兌現的全程管理服務。認真接待處理涉農信訪,積極主動創造條件,組建農村承包契約仲裁委員會,有效維護農民的合法利益。二要加大農民負擔監管力度。認真執行惠農政策,保證“三項補貼”資金真正發放到農民手中。規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的提取與使用,嚴禁用於彌補村級管理費用開支。禁止向村級轉嫁負擔,嚴防農民負擔反彈。實行“誰服務誰收費、先服務後收費”,協助監管涉農服務性收費。建立農民負擔的“快速反應”機制,發現問題及時就地解決。加大對村幹部職數配備、報酬及保險落實情況的檢查,維護村幹部權利,預防村幹部反彈。三是維護農民的民主權利。加強財務規範化建設,力爭明年全縣50%上的鎮達到財務規範化。嚴格財務審核審批程式,規範村務決策程式,提高村務公平的水平與質量,切實維護農民的民主權利。憑證理財,規範記載,對清出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真正發揮民主理財的作用。加大農村債務監管力度,建立村級債務預警制度,嚴控新債,積極穩妥、多途徑化解農村債務。把制度建設與檔案建設作為重點,健全基層民主監督機制。

5、以開展“效能提高年”為載體,抓好農經隊伍建設。隊伍建設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基礎,我們將著力構建“學習型、服務型和效能型機關”,XX年將把提高機關工作效能作為隊伍建設的關鍵來抓。一是開展“效能提高年”活動,進一步提高機關工作效率。進一步加強考勤、考核管理,每人從工資中拿出100元,專門用於考勤考核,著力解決“在職不勝崗,在崗不盡責”問題。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督促機關幹部做到“五不”:不讓領導布置的工作在我這裡延誤,不讓需要辦理的材料、事項在我這裡積壓,不讓各種差錯在我這裡發生,不讓農民民眾在我這裡受到冷落,不讓農工辦的形象在我這裡受到影響。二是抓好政務公開,促進部門最佳化工作。根據上級要求,結合最佳化工作,進一步加大政務公開工作力度,在公開的內容上做到對社會公開、對內部公開與對來訪民眾公開相結合,在公開的形式上做到網上公開、會議宣傳與專門解答相結合,在公開的時間上做到定期公開、隨時公開與專項公開相結合。三是圍繞爭先創優,樹立良好形象。以人為本,繼續深入參與創優工作,力爭服務經濟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強學習培訓,在不放鬆集中學習的基礎上,突出抓好自學,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組織各鎮農經服務中心積極參與“創建基層滿意站所”活動,全面開展農經“一站式”服務,把農經服務中心的升檔進位作為農經系統創優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形成全縣上下結合,辦、站、中心相互聯動的創優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