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農工辦2009年工作總結與2009年工作計畫

四、圍繞政策落實,在農村經營管理上抓規範

認真落實惠農各項政策,繼續加強農村經營管理,規範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農經工作水平。

1、認真落實“一免三補”政策,嚴控農民負擔反彈。全部免徵農業稅,落實好糧食直補、水稻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三項政策;規範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規範農民負擔業務操作,嚴格控減農民負擔;堅持“四項制度”,配合開展生產經營服務亂收費、農民建房亂收費、農村教育亂收費、道路和水利亂集資的專項治理;加大檢查督促力度,加大農民負擔來信來訪查處力度,規範收費行為,維護農村穩定,民眾較為滿意。 

2、推進村務公開,強化農村財務管理。一抓農經“一站式”服務。在去年基礎上逐步推進農經“一站式”服務,實行“五項服務”、做到“十個到位”,(會計代理、契約管理、土地流轉、勞務中介、政策諮詢等五項服務,村級財務印簽章代管到位、票據管理到位、資金代管到位、電算化推進到位等十個到位),提高了農經工作服務水平,滿足了廣大農民民眾需求,目前已有10個鎮農經服務中心開展了“一站式”服務。二抓農村財務管理規範化。根據市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範化建設試點示範工作方案,建立財務規範化流程,健全民主監督機制和內部審計機制,搞好會計檔案管理,分批對農村財會人員和民主理財人員進行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度。目前,柳堡、望直港兩鎮已經成為揚州市財務規範化管理示範鎮,完成了市下達的任務。三抓基層民主政治建設。認真貫徹執行中辦國辦《關於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見》及市委市政府貫徹檔案精神,全面推進村務公開“四個一”工程,完善財務審批程式,進一步保障村民在村務管理上的“四權”。

3、努力化解村級債務,確保基層穩定運轉。為切實化解村級債務、解決村級財務普遍存在的超支問題、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我辦對全縣各鎮6月底前的村級債務狀況、形成原因以及化解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及時向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止新債、減陳債”的建議和對策,擬定了《關於切實做好控制和化解村級債務工作的意見》,9月份召開了“加強農村財務管理、努力化解村級債務”工作會議,給各鎮下達了村級減債目標任務,要求鎮村聯動,組織收入,壓縮支出,堅決制止新債,化解民債。我辦人員巡迴檢查指導,完善審計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和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化解債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據統計今年化解債務約XX萬元。 

4、規範土地流轉行為,保障農民合法權益。認真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和《江蘇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做好二輪承包的後續完善工作。據統計,全縣實行家庭承包方式經營的農戶數為18.43萬戶,承包耕地面積為75.49萬畝,頒發《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份數為17.34萬份,發證率為94.09%,XX年接待土地糾

紛85起,調處85起,調處率為100%。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原則,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特別是深入基層探索試點,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股權證入戶”的形式,相繼在西安豐鎮林溪村、曹甸鎮周管村、廣洋湖鎮葛莊村、魯垛鎮魯垛村,建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

五、圍繞爭先創優,在農經隊伍建設上抓提高

抓好機關自身建設,深入開展最佳化工作,搞好農經服務體系改革,增強農經部門服務“三農”能力。

1、搞好農經服務體系改革。2月下旬開始,我辦服從全縣大局,積極主動參與,協助縣委、縣政府開展鎮農技推廣和農經服務體系綜合改革工作,通過競聘上崗,將原104名農經人員精簡為60名,將原經管站更改為農經管理服務中心,明確了中心上崗人員的工作職責,指導各鎮分工定崗到人,使農經工作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職能得以分開,增強了服務功能。改革期間,針對部分人員不穩定情緒,及時做好思想工作,使全過程無1人上訪,確保了改革的穩定進行。改革後及時按條線對上崗人員進了一次輪訓,提高競聘上崗人員整體素質。

2、認真抓好機關自身建設。一抓學習提高。紮實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學習教育活動,按時按質完成了學習教育任務,先進性建設得到了加強;按照創建學習型機關要求,幾年來,辦一直堅持周五學習日制度,提倡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確保每月集中學習不少於2次。二抓調查研究。始終緊貼“三農”實際,組織機關全體人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形成調研材料,全年上報省、市信息29篇,被轉發刊登12篇,為縣委、縣政府調研起草了各類調研材料30多篇,較好地發揮了參謀助手作用;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要求,以農民增收為中心,組織機關全體人員,開展了調查討論,理清明確了XX年18項工作的總體思路。三抓機關管理。對機關內部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完善,建立了目標管理和考評考核機制,年初全辦人員逐層逐級簽訂年度工作目標責任狀,明確任務,明確責任。在實際工作中修訂製度體現“節儉”,實際行動落實“清廉”,全力打造節約型機關,嚴格按制度辦事,嚴把考勤關、用車關、接待關。年終對照目標責任狀,嚴格考核兌現,不打和牌,保證目標責任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