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報告:經濟發展篇

xx鄉平均每個農戶的耕地只有一畝;畜牧業的養殖規模也比較小,傳統的家庭小規模養殖仍是畜牧業的主體。這種小規模生產方式,既對農產品產量(土地單產和畜牧生產率)有很大約束,也對農產品質量尤其是質量安全有很大約束。

2.農技推廣不足

我國農業科技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取得了重大的成績。但是,農業科技的推廣效果並不理想。一方面是由於村民的文化素質較低,另一方面是由於推廣的手段過於單一。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我國農業生產由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型經營的轉變過程中,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面臨著一些困難,反映出制約我國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的一些深層次問題,亟須引起重視。

(1)農業科技推廣運行機制與市場運行機制不相適應

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及運行機制,是在傳統計畫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是政府支持農業的依靠力量。選擇什麼項目推廣,推廣範圍多大,主要表現為政府行為,這是計畫經濟條件所決定的,這種農技推廣模式,目前已明顯不能適應市場化發展的要求。當前,隨著糧食購銷價格的放開,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明顯加快,科技農業已經顯現,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種植什麼產品,需要什麼技術,基本上都由生產者自己確定,如果再採用原有的推廣方式,就無疑等於剝奪了生產者作為市場主體的權力。另一方面,農技推廣體系內部也存在著運行機制不活的狀況,從而影響和制約著農技推廣工作的正常進行。另外,在基層農技推廣單位,普遍存在著經營性職能和公益性職能不分現象,為了多創收、多受益,農技推广部門不願花大力氣去搞公益推廣事業。

(2)農業推廣資金投入不足,制約著農技推廣的力度農業新技術的推廣,政府部門要注入一定的示範啟動資金。

據了解,已開發國家農技推廣經費一般占到農業總產值的0. 6% ~1%,開發中國家也在0. 5%,而我國不足0. 2%,人均經費更少。根據《農業技術推廣法》,農技推廣單位是國家全民事業單位,財政部門要保證其工資及正常推廣事業費。但是,由於鄉鎮財政困難,加上鄉農技推廣站人員多,負擔相當繁重,很多農技推廣人員的工資得不到保障。由於農技推廣經費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出現了“卸包袱”現象,為了生存,把農技推广部門推向市場,去從事一些非農技推廣工作,不少基層農技推广部門忙於經營種子、化肥、農藥、獸藥等,通過實體創收,以解決職工生活待遇問題,從而影響農技推廣工作的正常開展。有的農技推广部門被拍賣或撤銷,造成人員離崗和流失,出現了“線斷、網破、人散”的被動局面。

(3)農業科技成果現狀與農民對現代農業技術的需求不相適應

我國人多地少,長期以來,糧食一直短缺,政府對農業科研的投入主要是解決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全國農業科技成果總量雖然不少,但是存在增產性技術多,質量效益性技術少;糧食作物方面技術多,經濟作物和多種經營方面技術少; 產中技術多,加工技術少。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農產品供求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豐年有餘,這樣就出現了農業結構性矛盾。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迫切需要進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力實施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效益農業,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深加工,這樣農民就迫切需要蔬菜、花卉、畜牧、水產、農產品加工、優質農作物和畜禽的良種繁育等方面的技術,而目前農業科技成果現狀卻遠遠不能滿足農民的需求。

(4)基層推廣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影響農業新技術推廣轉化質量

農技推廣隊伍的總體素質偏低,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①現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長期從事傳統農產品的技術推廣工作,技術單一,同時又缺乏知識更新和進修深造的機會,對現代農業新技術的熟悉程度和操作能力不夠。據統計,xx鄉現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中,有80%是從事傳統農產品的技術推廣工作的。

②由於農技推廣工作環境不佳,待遇不高,基層農技推广部門很難吸引高知識、高學歷的人才,推廣工作有“後繼乏人之憂”。加上過去一些非專業人員進入,造成推廣機構專業分工過細,推廣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不能很好適應當前市場經濟與高效益農業多樣化發展,對農民缺乏足夠的權威感。

③重科研、輕推廣的問題仍很突出。科技人員在實驗室里搞科研的多,下到第一線推廣技術的少。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國農業科技推廣經費與研究經費之比約為1:2,而國外的經驗是推廣經費應高於研究經費。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農業科技推廣整體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