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活動總結

4.有利於增強大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廣泛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不斷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動手、動腦、動嘴,直接和社會各階層、各部門的人員打交道,培養和鍛鍊實際的工作能力,並且在工作中發現不足,及時改進和提高,使之更新知識結構,獲取新的知識信息,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5.有利於發展大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創新意識。社會實踐活動沒有課堂教學太多的束縛和校園生活的限制,學生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興趣高漲,思維也空前的活躍起來,往往會產生一些創造性火花,在實踐中勇於開拓、敢於創新。

6.有利於提高大學生個人素養,完善個性品質。社會實踐活動現場是考驗大學生修養品性的好環境。在那些平凡而偉大的人民民眾面前,大學生養成的“嬌、驕”二氣會得到克服;在實踐的困難和危險面前,要求大學生們具有一定的犧牲精神和堅強的品質。這種實踐活動多了,並且能深入下去,大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就會逐漸養成堅韌、頑強的優良品性,養成務實的學習態度和生活作風,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二、xx大學社會實踐——愛青春、樂相伴、夢傳承

(一)開展概況

xx大學於XX年把社會實踐和政治理論課結合起來,現在已經成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品牌。 XX年來,學校先後組織社會實踐團隊200多個,參與者超過萬人,深入到全國近百家知名企業、40多個城市和鄉村進行了社會實踐。

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作為xx大學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長期致力於大學生日常社會實踐活動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各級領導、老師,學生幹部,普通同學都對社會實踐表現出了極大地熱情,積極配合校團委的工作,努力推動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資土學院團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這個根本,開展了一系列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普通同學的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普及實踐理念,大力弘揚實踐精神,著力壯大實踐活動隊伍,著力完善社會實踐活動體系,著力建立實踐活動長效化運行模式,推動社會實踐有一個新的更大發展,旨在使更多的青年學生參加社會實踐,使更多的同學成為良好實踐精神的倡導者,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實踐者。

社會實踐活動為xx大學的同學們的成長提供了一個平台,參加實踐的同學們帶著思想上的疑問到現實中去找答案,帶著理論學習的成果到實踐中去接受檢驗。同時,參加社會實踐還要應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邀請,到課堂上去宣講社會實踐成果。在課堂上同學們針對實踐課題,通過考察事例,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廣泛熱烈的討論。這種互動性的理論教學激發了同學們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渴望和得出正確結論的欲望。

xx大學對大學生社會實踐注重加強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首先,學校規定,學生社會實踐論文作為有關課程的實踐學習成績,占“思想政治理論課”成績的20%。學生的考察論文與鄧小平理論課掛鈎,獲得優秀論文和優秀個人的大學生,鄧小平理論課可以免試。其次,學校成立了分管學生工作的黨委副書記牽頭、由校黨委宣傳部、團委、教務處和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中心等多個部門組成的社會實踐領導小組,學校每年行政撥款20萬元對“理論之光”社會實踐活動給予經費支持。另外,學校為了提高“理論之光”社會實踐活動的覆蓋面,研究制定了“理論之光”社會實踐大綱,要求每一名參加“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的學生都要參加社會考察,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工作職責,規定了社會實踐的申報程式和考評機制等。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明顯提升,論文質量明顯提高,相當一部分論文在全國、省市“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獲獎。

(二)實踐意義

“青春建功,實踐成才”是xx大學社會實踐的主題。適逢黨的十八次代表大會即將啟幕,正值建團90周年的榮光時刻,又遇xx大學建校90周年的歷史契機,xx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團委組建“碩博足跡”實踐團隊,旨在以“東大學子,愛在四方;青春建功,砥礪激情”為目的,實現“尋訪基層,知識下鄉;致力xx,科技下鄉”的目標,形成高知社會實踐團隊,為“強三基(基礎設施、基層組織、基本素質)、促三化(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綠色工業化)、興旅遊”的xx發展文化注入“教育培訓、宣傳幫扶、產業轉型”的新活力,更期以碩博團隊的專業性、人文性、知識性為xx新農村的建設譜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