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討論稿)

師生答疑環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對準備答疑的內容做出預設。包括哪些問題將進行重點答疑,以及答疑的內容、答疑的主體;除此之外,還有方法、規律、啟示、感悟等方面的總結。

第二,記錄好生成性問題,並說明是否在課堂上加以解決。

達標檢測環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檢測目的。

第二,檢測方式。

第三,點評內容。

配餐作業環節的內容:

第一,留了什麼樣的作業?

第二,說明不同層次作業的指向性和具體要求。

教學反思環節的主要內容:

第一,教學流程的流暢性怎樣。

第二,學生學習的狀況如何。

第三,學習目標達成度評價。

第四,教訓與感悟。

②、基本要求:教師要根據學導課的任務,結合學導課教學設計的具體內容,提前撰寫教學設計。字跡要公正,書寫要規範,內容要詳實。

③、格式:

(2)講評課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

①、內容包括:講評課目的、講評的內容,包括收集到的問題、出錯原因的剖析、正確解答的過程、拓展延伸的內容等;以及針對共性問題和重點問題設計反饋性練習和課後跟蹤訓練;課後完成教學反思撰寫,包括記錄仍然沒有徹底解決的問題,反思前面教學的得失,提出下一步教學的建議等。

②、基本要求:教師要根據講評課的具體內容,提前撰寫出講評課教學設計。字跡要公正,書寫要規範,內容要詳實。

4、科學安排每周一練

(1)語數外不超過60分鐘,其他學科不超過40分鐘.作為學生的周末的家庭作業。

(2)每周一練的內容以當前所學為主,以共性問題和重點問題為主,難度控制在中等偏下,以試卷形式命制,試題要精選,教師要全批全改。批改後,每位教師要做好記錄,並將存在問題匯總給備課組長,作為期中、期末考試的測試內容之一。

(3)每周一練的由各級部與備課組,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提前做好統籌安排。

5、注重學習小組建設

學習小組建設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保障,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是小組建設的指導者和促進者。

(1)小組劃分

學習小組一般以4—6人為宜,劃分時遵循 “異組同質、同組異質”的原則。

(2)成員分工。組內成員要有明確的職責,設“小組長”一名,全面負責小組的學習、紀律、衛生等情況。設“學科長”,負責本學科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學習成果展示的安排,負責收集自學過程中生成的問題,負責與班級課代表或任課教師的溝通和聯繫。

(3)文化建設。顯性文化包括,組名、組徽、座右銘或誓言、組歌等。隱性文化包括,團結協作的精神、積極向上的氛圍、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等。

(4)過程管理。做好組內各成員過程性表現的記錄,定期進行自評與互評,強化組內各成員之間得相互監督與相互促進。

6、紮實做好集體備課

(1)時間:各備課組每周集體備課時間不得少於2小時。

(2)內容:

①、匯總上一周教與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並簡單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商討解決的辦法。比如,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障礙?如何引導學生自學最有效?如何提高互助合學的效率?如何提高展示交流的質量?設定怎樣的課堂檢測題效果更好?

②、圍繞學導課、講評課的教學任務與相應教學設計的基本要求。共同商討下一周學導課、講評課的教學設計與教學流程。重點確定學生自學範圍、自學內容、自學方式、自學時間、自學要求。

③、共同商討訓練課的內容,確定命題制卷人及完成時間

④、商討周練試卷的命制,確定命題制卷人及完成時間

7、加強學教過程管理

(1)對教程的管理與評價。《詳見教師教學常規考核細則》

(2)對學程的管理與評價。《詳見學生過程性評價實施細則》

五、總體要求

(一)一定要站在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高度,認識此次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從外部條件來看,離不開上級領導的支持,也離不開社會的認可。從內部條件來看,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發展,取決於學生的認可度。而課堂教學改革正是得到支持和認可的切入點,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增長點。

要想得到社會的認可,第一,必須提高教學質量;第二,必須注重對學生的人性化管理,使學生能夠健康、快樂並且有個性地成長;第三,我們的課堂必須是高效的課堂,使他們感到學有所獲;我們的課堂必須是生動活潑的課堂,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一定要站在落實新課程基本要求的角度,看待此次改革的成敗與得失。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的改革目標,即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