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CDC印發糖尿病管理模式推廣項目實施方案通知

4.10克壓力的尼龍絲檢查

(1)用單絲末端觸及患者手部(或肘部、或前額)使其熟悉尼龍絲的感覺。

(2)檢查時患者應閉目,此檢查須在每隻腳的3個不同部位進行。

(3)檢查時單絲須和皮膚表面垂直,用足夠的力量按壓單絲至彎曲。

(4)整個過程-從皮膚接觸到移除單絲應為約2秒鐘。

(5)檢查時單絲應避開潰瘍、胼胝、疤痕和壞死組織等。

(6)請勿將單絲在皮膚上滑動或在同一部位反覆檢查。

(7)檢查時詢問患者,是否感覺到壓力(是/否)以及壓力出現在哪裡(左腳右腳)。

(8)同一部位重複檢查2次,另有一次單絲不接觸皮膚,總共每個部位提問3次。

(9)如患者在3次詢問中有2次以上回答正確,則為保護性感覺存在,否則為感覺缺失,患者有足部潰瘍的風險。

(10)按照雙足中每側感覺喪失的部位數目記分,依次將10 g尼龍絲≥1分、≥2分和≥3分作為診斷pdn的切割點。

注意:(1)雙足足底部位的檢查順序應不規則,避免被調查者主觀因素干擾。

(2)確保10g尼龍絲一頭垂直接觸被調查對象皮膚,按壓用力要適度,正好使尼龍絲彎曲為佳,用力過輕或過重均影響檢測結果。5個測試部位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感覺喪失認為有周圍神經病變。

5.128hz的音叉檢查震動覺

(1)大拇趾振動覺正常記0分,減弱記0.5分,消失記1分。128hz音叉,檢查≥0.5分、等於1分作為診斷dpn的切割點。

(2)首先將音叉放在患者腕關節(或肘部、或鎖骨)使其熟悉音叉的感覺。

(3)檢查時不能讓患者看到音叉以及音叉的放置的位置,常規的音叉檢查位置在大拇趾遠端背側的第一關節處。

(4)音叉應垂直且持續同等壓力的放置。

(5)同一部位重複檢查2次,另外1次檢查音叉是靜止的(不振動),每次檢查都要詢問患者有否感覺到振動,每側共詢問3次。

(6)如果患者在3次詢問中有2次以上回答正確,則為振動覺存在,否則為振動覺缺失,患者有足部潰瘍的風險。

(7)如患者在大拇趾上感覺不到振動,那么就應該在其他更近端的部位重複檢查(如:踝關節、脛骨粗隆)。

上述10克壓力的尼龍絲檢查、128hz的音叉檢查震動覺檢查任何一項陽性即認為該患者周圍神經病變篩查為陽性。

三、周圍血管病變篩查

(一)準備工作。

1.檢查者耐心仔細地對被調查者進行各項症狀詢問,並認真作好各項記錄。

2.被調查者脫去鞋襪,仰臥於檢查床。檢查前,檢查者將各項檢查過程和要求向被調查者解釋清楚,以取得其充分合作。

(二)檢查。

1.脛後動脈捫診:檢查者將右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三指指端在內踝和跟踺之間觸診,看是否有脛後動脈搏動。

2.足背動脈捫診:檢查者將右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三指指端在踝關節前方,內、外踝連線中點、拇長伸肌腱外側觸診,看是否有足背動脈搏動。

3.踝/肱動脈血壓比值(abi)檢測

儀器:雙相都卜勒血流探測儀、abi套件及都卜勒凝膠。

(1)將血壓套袖舒適地縛在被調查者上臂,下沿在肘窩上部1英寸左右。通常適合上肢套袖的大小也適合踝關節。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選擇不同尺寸的套袖。

(2)將都卜勒凝膠塗在肘前區,成1-2厘米的帶狀,注意凝膠的用量要足夠。

(3)打開都卜勒超聲探頭,檢查者執筆式持探頭,並將它置於肘前區,與表麵皮膚成約45-60角。在肘前區皮膚附近移動探頭,直到聽到清晰的動脈搏動聲音,將探頭保持在該位置。

(4)向血壓套袖中加壓,直到脈搏聲音停止後,繼續加壓約10-20毫米小時g。

(5)以每秒2mmhg的速度放氣直到聽到第一個動脈搏動的聲音,立即從血壓讀數表中讀取相應的血壓值,完全放氣,並記錄此血壓值。用棉紙將凝膠擦盡。

(6)用相同的血壓套袖適度的綁縛於同側的踝關節上。

(7)觸診內踝以確定脛後動脈的位置。

(8)如果能觸及搏動,在搏動部位用都卜勒凝膠塗成1-2厘米的帶狀。如不能觸及搏動,則把凝膠塗在整個區域,打開都卜勒超聲探頭,在附近移動直到聽到清晰的動脈搏動聲音。然後按照步驟4-5操作。

(9)觸診同側足弓背部來尋找足背動脈。仿照步驟8使用都卜勒凝膠和超聲探頭。

(10)把袖套綁縛於另一側的踝關節,仿照步驟7-9測量脛後和足背動脈收縮壓。

(11)在另一測上肢重複1-5。

(12)計算abi:臂收縮壓由兩側上肢血壓結果來確定,踝收縮壓由兩足的脛後動脈和足背動脈血壓確定。每側的abi等於脛後動脈和足背動脈中較高的血壓值除以兩臂血壓中較高的血壓值。診斷時選用兩個abi中較低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