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葫蘆的秘密閱讀心得

關於寶葫蘆的秘密閱讀心得 篇1

第一次讀這么像作文一樣的書。

不是說形式像,而是故事情節清晰,結尾又像平常寫作文的結尾一樣。結構十分好理解,從遇到寶葫蘆到為寶葫蘆而開心到討厭寶葫蘆最後是向大家解釋了這一切,結尾才是更像,最後原來是做了一場夢。

這種我想應該是以夢導入類的吧,說是童話類的,可是只是一場夢,說是科普類的,有沒講什麼知識,所以應該是以夢導入的吧。

再講內容,內容更是很難理解,主角王葆對寶葫蘆又愛又怕,可是不想拿著就用水淹、火燒,但是可想而知,根本不管用。但是一開始,王葆又非常高興用著寶葫蘆,因為一些故事和心裡陰影而改變,寶葫蘆在過程中需要十分認真,每一個動作和心靈活動都要寫清楚,不然就表達不了為什麼從喜歡到討厭寶葫蘆了。

這本書重要的是,這本書吸引力較強,因為它的吸引力是:這是一本故事性連起來的,如果一會兒看一點,一會兒看一點,就很不容易記起來故事情節是怎么樣的。所以看的時候,一定要一下看完,不然寫不出來讀後感的。

這本書有一個特點,就是作者不像是真正來介紹這個人的,不像是說他的眼睛,他的鼻子,而是用故事帶出來的容貌,我要向作者好好學習。

每一次的讀後感、觀影感,都是一種滿滿的收穫,感覺自己又學到了許多東西,可以讓我更上一層樓。

關於寶葫蘆的秘密閱讀心得 篇2

在富有激情的童年中,我們會有許許多多奇妙的幻想。我就幻想過很多東西,獲得一張張獎狀、一枚枚獎牌等等。

但是,我們千萬不能不切實際的幻想著,而不付出勞動的汗水,這樣,自己的夢想只會竹籃打水一一場空。看過《寶葫蘆的秘密》時,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描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王葆的學生,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釣到了自己青睞已久的寶葫蘆。寶葫蘆本齡就是可以讓王葆想有什麼就有什麼的東西。比如:王葆想要金魚,寶葫蘆就給他金魚,可是被大家認為是買來的。於是,王葆就開始了他的撒謊之路,王葆下象棋時,想把馬吃掉,結果寶葫蘆把象棋“馬”送到了王葆嘴裡。之後,王葆沒有讓寶葫蘆乾什麼,寶葫蘆就借著王葆的名義幹了許多事情,王葆由原先的開心到恐懼,撒了一個又一個謊。王葆知道,雖然寶葫蘆能完成自己的心愿,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所以漏洞百出,最後他終於領悟到了,拋棄了寶葫蘆,才發現自己原來是做了一場夢。

這個故事讓我們看到王葆本來是一個好孩子,他不願幹壞事,關心集體,愛護同學。雖然他身上有這么多優點。但是由於他非常懶惰,當遇到麻煩事就不想做了,才會讓寶葫蘆有機可乘。王葆最後也明白了,不能隨意偷別人的成果,這行為十分不好,所以把它拋棄了。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只有一點一滴的不懈努力,才能收穫最美最甜的果實!

關於寶葫蘆的秘密閱讀心得 篇3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寶葫蘆的秘密》,感受頗深,現在我給大家講一下我讀後的'感受。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叫王葆的小學生,因為不滿同學們對他的看法,所以自己一個人來到河邊釣魚,在無意中發現寶貝—寶葫蘆。這是一個有魔力的寶貝,可以滿足他的主人的任何願望,條件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這個秘密。王葆接受了這個條件,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且不是一般人享受的幸福,比如他要演講比賽,想要一份演講稿,馬上就會有一份演講稿出現在桌子上;如果他想買東西沒有錢,他的口袋裡立刻有一大把錢任他花。王葆自以為獲得了一件神通廣大、魔力無邊的寶貝,但是卻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後來王葆才知道,寶葫蘆變出來的各種東西,原來都是被人做好的:演講稿是別人寫好的;花草是別人培養的;機械模型是別人做好的,最終,紙包不住火,王葆把寶葫蘆出賣了。

其實生活中的我也有和王葆一樣的經歷。我希望自己有一個三頭六臂的機器人,幫我寫作業,幫我穿衣服,幫我收拾書包……這樣多舒服啊!曾經有這樣一件事:以前我不會繫鞋帶,總是媽媽幫我系。又一次上體育課,我的鞋帶開了,不知道該怎么系,我就隨便系了個團,結果一會兒就又開了,一跑就摔倒了。最後我終於忍不住回到家裡想媽媽學習繫鞋帶。學會繫鞋帶後,對我幫助可不小,開了還能再繫上,也不會摔倒了。這繫鞋帶就難不倒我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不少貪圖小利的人,這個寶葫蘆的故事正告訴我們,不能要不勞而獲的東西,要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成果才是最珍貴的。有了自己用勞動換來的成果,才知道勞動的辛苦,就不會把別人的勞動不當回事了。小時候偷針,長大偷金,寶葫蘆偷了東西我若接受了,也就等於我偷了東西,時間長了我就會養成好逸惡勞的壞毛病。

讀完《寶葫蘆的秘密》,我知道了我們不能收不勞而獲的東西,做一個愛勞動珍惜別人勞動、誠實的孩子。

關於寶葫蘆的秘密閱讀心得 篇4

昨晚,我做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夢,夢到我有一個“寶葫蘆“,每天都有我想要的食物、玩具、生活用品等出現在我的屋裡,當知道“寶葫蘆”給我的禮物都是別人的東西時,我大吃一驚,那我不就莫名其妙得變成“小偷”了?想到這兒,嚇得我跳了起來,我睜開眼睛向四周看了又看,這才鬆了一口氣:“呼,原來是一場夢。”這時,我想到了昨天看的一本書《寶葫蘆的秘密》。

書中的主人公叫王葆,他是一個普通的小學生,小時候奶奶常常給他講“寶葫蘆的故事”,有一天他到小河邊釣魚,釣到了一個“寶葫蘆”,“寶葫蘆”幫助他實現所有的願望,他向“寶葫蘆”保證不會告訴任何人這個秘密。後來,發生了許多事情,王葆發現“寶葫蘆”給他的禮物都是別人的東西。他開始想丟棄寶葫蘆,可是,不管怎么丟棄、破壞寶葫蘆,它總能完好無損得出現在王葆面前。最後,王葆跑到學校里,把寶葫蘆的事情告訴了同學們,這時,他發現自己躺在床上。原來,這只是一個夢。

讀完這本書,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王葆知道寶葫蘆給他的都是別人東西時,要丟棄寶葫蘆呢?”起初我認為王葆不想當小偷,後來我才知道,王葆當時悟出了一個道理:“我自己想得到的東西,不要通過別的途徑去得到,要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

“寶葫蘆”能帶來財富,但還不來真正的幸福,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換來真正的幸福。

關於寶葫蘆的秘密閱讀心得 篇5

去年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寶葫蘆的秘密》。

書中大意是有個名字叫王葆的小男孩,他很喜歡聽故事,特別是寶葫蘆的故事,只要他奶奶要求他乾什麼事情,他就會讓奶奶給他講一個寶葫蘆的故事。如張三劈面,神仙給個寶葫蘆,李四旅行得到個寶葫蘆等等。可沒有想到有一天,他跟同學們鬧翻的'時候,自個兒獨自去釣魚竟然釣到了一個大寶葫蘆,寶葫蘆自己會動而且會說話,它讓王葆不告訴其他人這個的秘密。它就能為王葆變出各種各樣的好玩的東西。他還能猜到王葆的心思,王葆無論想要什麼東西他都能為王葆變出來。王葆本來就喜歡寶葫蘆,立刻就答應了。

從此以後,王葆只要想到什麼就會有什麼,就連對一向尊敬的爸爸都撒了謊,聽著奶奶對他的辯解,王葆心裡很不是滋味……這還不算什麼,自從上次叫寶葫蘆變出各種珍貴的金魚,楊栓兒就認為王葆是個小偷(就和他自己以前一樣)。而老大姐這邊說河裡本就沒有金魚……

最後,王葆又跑到河邊,用踢,用劈,用燒等各種手段,寶葫蘆就是不好用。王葆老羞成怒,著實罵了寶葫蘆一頓:“讓你變東西,你居然去偷,丟光了我的臉”。之後他就帶著寶葫蘆去學校,想和同學們解釋清楚,再把它扔掉。正當楊栓兒找來時,王葆心裡一急,一下子睜開雙眼,醒了過來。喔,原來這一切只是一場夢。這下,不再需要解釋什麼,王葆開開心心地找同學們去玩去了。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一個道理:“事情只能自己做,才能體會到做事的樂趣。東西只有用自己的努力去換,也才能玩的開心。正因為文中的寶葫蘆給王葆帶來了許許多多他想要的東西,但又無法說明東西的由來,以致別人都誤認他是小偷,使得王葆並不開心,也不敢再有要求,最終只得選擇要拋棄寶葫蘆。”

同學們,如果你有一個寶葫蘆,你會怎么辦?又會拿它幹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