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品德課程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結題報告

c.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就要改變以為自己講得越多,學生就得到的越多,學生就學得越好的想法。教師上課滔滔不絕的講,充其量不過是將你自己的理解、體驗,或教參上的別人的理解告訴學生,讓學生記住。這只能讓學生覺得學習是成人教授東西的被動過程,而不是讓人自力更生的事情。

2.教師應提高專業水平

新的教學流程對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挑戰,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提出的問題就不再局限教材,要能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教師就得博覽群書,輔導學生才能得心應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要求教師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駕御能力。否則課堂就會失控,合作學習流於形式,課堂教學處於“散亂的活躍”之中。評價工具的創設、教材的整合則更要求教師有較強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

3.單元內容應時而變

教學以單元推進,單元的內容應視學生的身心特點而定,國小低年級孩子小,單元內容可適當少些。要時刻把握學生的學習動態,適時改變教學內容,方式,適應學生的新的學習狀態。真正為學生的需求而教,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應做好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工作

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家長的支持是學得好的保證。只有和學生,家長做好交流溝通工作,才為新的教學方式的使用爭取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