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醫學學習心得

·核心思想---- 醫療決策應儘量以客觀的研究結果為依據。

·基本要素---- 最好的研究證據(主要來自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研究)

臨床經驗和技能(醫生針對個體病人的診治經驗及專業技能)

患者的選擇(患者的權利、價值、需求和願望)

·基本步驟---- 提出可回答的問題,尋找最好的證據,嚴格評價證據,將證據 套用於病人,對用證的效果進行再評價

·基本要求---- 尊重病人的利益,結合病人的實際,確定切實可行的診斷治療 方案

·方法學特徵----按照特定方法對所有質量可靠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進行收集和系統評價(systematic review, sr)並及時更新,為病人提供最好的證據

循證醫學的目的:

循證醫學的目的是解決臨床問題,包括:認識和預防疾病、提高診斷準確性、套用有療效的措施、改善預後並提高生存質量、促進衛生管理決策科學化。循證醫學提倡以病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為中心,因此主張判斷一種療法是否有效,應使用與病人密切相關的臨床指標(如病死率、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質量等)而不是實驗室或影像學改變等中間指標。

循證醫學中的p.i.c.u原則是p 人群/病人(population/patient i 干預措施 (intervention/exposure)c 比較(comparasion/control)o 結局(outcome)

臨床醫生如何將循證醫學套用於實踐:

1.怎樣將循證醫學的證據用於指導個體病人的處理?

循證醫學臨床實踐的基本步驟:

1、針對具體病人提出臨床問題。

2、全面收集有關研究證據。

3、嚴格評價研究證據。

4、將研究結果用於指導個體病人的處理。

當收集到證據並通過評價知道證據是真實可靠和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時,就要考慮該研究結果是否可用於我面對的這個具體病人。應將證據、臨床經驗及病人的價值觀結合起來綜合考慮。以下四方面的問題是首先應該回答的:

1)我的病人是否與研究證據中納入的病人有很大差異以至研究結果不能用於我的病人?應考慮我面對的病人的社會人口學特徵、病理生理特點是否與研究證據中的病人有太大的差異而阻止對證據的使用。

2)研究中干預措施的可行性如何?病人對某種治療方法的費用是否能夠接受?包括治療、監測和隨訪的費用。本醫院是否有相應的藥物或是否能開展相應的技術?

3)治療措施對病人是否利大於害?首先要考慮如果不治療,病人會有什麼後果發生?治療以後是否利大於害?應該推廣利大於害的療法而不是只考慮藥物的效果而忽略其導致副作用的一面。

4)考慮病人的價值觀及對療效的期望。

2.證據的來源及證據的評價:

(1)循證醫學的檢索方法幫助醫生快速、準確地查找臨床證據。

a. cochrane圖書館 b. ngc c.一些權威的醫學文獻檢索資料庫 d.網站:sumsearch

(2)循證醫學的評價方法幫助醫生鑑別和評價臨床證據。

a. rct被認為是確定治療措施是否利大於害最可靠的依據,sr(或meta-分析)的出現有助於解決繁忙的臨床醫生獲取證據困難的問題,使一線臨床醫生能更快地得到更可靠的研究依據。目前已開發國家已將sr和rct作為制定治療指南的主要依據。所謂系統評價就是按照特定的病種和療法,全面收集全世界所有能收集到的質量可靠的rct,聯合起來進行meta分析,得出簡明的綜合結論,即這種療法究竟有效、無效,還是尚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