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學習階段小結2篇

(5)主體性——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形成主體參與、自主實踐、主動探究的學習氛圍。

(三)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安排要恰當。

注重課程內容的研究性,做法是:分層次、分對象、分學科地解決具體問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研究性課程的教學要求大致分為三個層次:1、是作為學習知識的策略,2、嘗試解決學科性的問題;3、嘗試解決綜合性的問題。

結合我們高中部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安排大致可以確定為:

(1)高一年級

第一學期前半期,由部綜合實踐課程組的教師分班授課,每班固定一名教師組織研究性學習資料的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過講授,使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結合需要研究的內容,給學生提供選擇的若干題目,做研究的前期準備。

第一學期後半期,組織校外教師和有關的專家講座,組織學生外出考察。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開闊視野,感受專家學者嚴謹治學的態度和獻身於科學的精神,培養學生接觸自然、社會的興趣,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提供研究項目,每個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或自選課題,自主研究,完成論文報告,按要求提供有關數據、觀點及處理結果或結論。部門統一組織評估、評比,期末召開總結表彰大會,並舉行優秀論文報告會。

第二學期,圍繞課題進行教師指導下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主題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提高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學生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課題研究學習,分五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課程準備階段。

1.明確指導教師;

2.提出課程方向(一般為主題內容);

3.制定開展研究活動的有關要求和各種表格,提供學習和宣傳材料;

4.學生自主制定研究實施計畫,並上交學校。

第二階段,課題評審階段。

組織指導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研究課題進行論證、修正,正式確定研究課題。

第三階段,課題研究階段。

學生根據課題研究方向,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合理安排每周的研究活動,每個活動小組成員要有明確的分工和任務職責,要有詳細的活動情況記載,每次活動結束指導教師簽字。所有活動資料待研究活動結束後腳學校保管。通過收集資料、實踐研究、提煉觀點、謀篇構思、撰寫論文等方式最終完成問題解決的全過程,並匯報成果。

第四階段,課程研究質量評審階段

第五階段,課題研究總結階段。

(2)高二年級

積極鞏固高一年級的研究性學習的成果,由學生進行獨立的研究性學習,按照高一年級第二學期的要求考核和檢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活動。

(四)教師的指導要得法。

1.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選擇要恰當。

北大附中倡導學生參與“微型科研”,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它的特點:一是微,是指題目比較小,有的題目雖然不小,但學生也僅做其中的小部分,以適合中學生年輕和從事研究的精力和時間少的特點;二是研,一定要進行研究,對中學生來講,研究成果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在研究過程中培養科研意識和研究性的思維方式,學習科學探索的方法和技巧,為今後從事科研奠定初步的基礎。

2.研究性學習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1)激勵提出問題的策略。學生“提出問題”的過程是一個思維發散的過程。教師必須激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只有提出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某種程度上講,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學生敏銳的觀察力,自主的精神,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所以教師要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激活學生探究創新的研究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