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案參考範文:建議開發未利用土地以緩解土地供求矛盾

議案參考範文:建議開發未利用土地以緩解土地供求矛盾

一、土地供不應求是中國經濟發展中諸多矛盾的根源

近年來,土地供不應求嚴重製約著經濟發展,並導致社會矛盾日益凸顯。未來20年,我國將進入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與信息化同步發展的加速時期,對土地的需求與日俱增,如果無有效措施緩解土地供不應求狀況,各種矛盾可能進一步激化。

土地供不應求推高房價,高房價已經成為民生三大問題之首。從全國情況看,歷年房地產用地供應偏緊,供地計畫完成率始終在50%~60%,不少一線城市供地完成率不到50%。土地供應日趨緊張,地價推升房價,而房價反過來帶來更高的地價,進入惡性循環。

土地供不應求導致一些地方政府強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在從農民的宅基地獲得大量建設用地指標的同時,也製造了大量社會矛盾:強拆和“被上樓”事例時有發生,拆舊建新的補償標準偏低,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的資產價值得不到合理體現,農民的耕作半徑擴大、畜禽養殖收入減少、居住成本增加。

土地供不應求導致大量良田被占,危及糧食安全。1997年~xx年,全國耕地淨減少1.23億畝;xx年度,全國耕地減少532.7萬畝。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如果不採取“開源”舉措開發未利用土地,耕地減少狀況將會進一步加劇。

土地供不應求制約經濟平穩發展。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對嚴峻的資源約束,特別是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夠用,導致建設項目難以落地。以河南省為例,每年批給的新增建設用地為25萬畝左右,而根據河南自身的建設規劃,其每年土地指標缺口在50萬畝以上。xx年末,廣受關注的周口市“平墳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土地短缺。據悉,周口市平墳復耕增加的3萬畝耕地,將可以“置換”出3萬畝建設用地,其中1.5萬畝用於建設機場。

二、開發利用未利用土地

我國未利用土地面積總計超過40億畝,其中至少9億—12億畝適宜改造。綜合各部門的數據,目前我國鹽鹼地數量在5億畝—15億畝之間;灘涂地為3000多萬畝;沙化土地26.0955億畝。只要改造其中的10%——20%,至少可以新增可利用土地3億——6億畝左右。全國的低丘緩坡土地約占土地總面積的 10%,與全國耕地保有量基本相當。那么,假設開發低丘緩坡土地中的5%,也有將近6億畝土地,可以用於建設、生態或者農業。全國因工礦生產建設挖損、塌陷和壓占廢棄的土地約6000萬畝,復墾可補充耕地的潛力為2300萬畝。

以前,我國土地綜合整治工程未包括鹽鹼地、灘涂、沙化地等未利用土地,與相關技術不發達有關。目前,鹽鹼灘涂沙漠地改造和低丘緩坡地開發,技術相對比較成熟,已有一定的開發基礎。

近年來,寧夏“十一五”期間,工業項目共開發利用緩坡丘陵等未利用地22.5萬畝;浙江“十一五”期間開發低丘緩坡78萬畝。

我國已有多種可以有效改造鹽鹼地的技術,如國家863項目子課題、農業部984項目和善耕原公司合作項目“生物有機肥料生產技術”,國土資源部承擔的國家 “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鹽鹼地暗管改鹼與生態恢復技術開發與示範》項目,等等。利用這些成熟的技術,吉林省xx-xx年共治理鹽鹼地66.67 萬公頃,xx-xx年治理鹽鹼地46萬公頃,“三北”地區已有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1000多萬公頃沙化、鹽鹼化嚴重的草原得到保護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