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強市複查自查自評報告

教育是關係社會經濟發展的全局性、先導性、基礎性工程。為全面實施科教興市的戰略,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步伐,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適應**經濟的發展,滿足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自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在全省開展創建教育強縣活動的通知》(省委辦[1998]47號)以來,我市經過全面發動,全力以赴,紮實工作,使全市的教育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於XX年3月順利通過省教育強市評估驗收,使**躋身於省教育強市的行列。通過省委、省政府教育強縣命名(浙委[XX]4號)兩年多來,我市立足於新的起點,以更高更嚴的要求對照《XX年**省教育強縣評定操作標準》尋找差距,分析原因,落實措施,努力整改,不僅使原來基本達標的兩項指標達到評定標準,而且使已經通過驗收的23項指標的達標水平又在原來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現將自查自評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經濟、社會和教育發展概況

**地處**省中部,總面積1049平方公里,現行政區域劃分為10個鎮,4個街道,總人口56.03萬,是聞名全國的“百工之鄉”和“五金之都”。XX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11.72億元,財政總收入26.8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3.3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7995 元,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標連續5年名列全國百強縣(市)。

經過多年的調整、改革和發展,全市現有普通高中8所(其中綜合高中2所),職業高中4所,國中18所,國小63所,特教學校2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4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電大**學院1所。全市在校生高中15118人,國中22478人,國小50095人。學前教育發展勢頭良好,全市現有幼稚園167所,在園幼兒27131人。教師隊伍數量足夠,結構合理,整體素質逐年提高,現全市在職教職工5176人。

通過教育強市評估驗收,標誌著我市教育事業已達到一定的發展水平。但是,我們並沒有因為成功創建教育強市而滿足,而是以此作為發展優質教育,構建和諧社會,提升教育整體水平的新契機,再一次將創建更高水平的教育強市作為奮鬥目標和不懈的追求,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全市工作重點,繼續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傾力打造和諧教育,加速推進教育現代化,使教育發展內涵更為豐富,人民民眾對教育的美譽度不斷上升。

二、在鞏固創強成果的基礎上創優

(一)咬定目標不放鬆,持之以恆抓整改

通過教育強市驗收後,市委市政府在肯定我市教育創強成績的同時,更多地看到了差距和存在的不足。為確保整改提高目標實現,市委、市政府明確表示創建領導班子不散,工作力度不減,做到整改單位、內容、責任、期限四落實,全力以赴確保整改到位並全面創優。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教育創強時的職責分工,確立專人負責,使教育創強整改的後續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開展。評估驗收時認定為基本達標的兩項指標(即第7條:“國中、國小達到省標準化學校要求的比例不低於85%,各類學校中有一定數量的省示範性學校”,第14條“學校生均用地面積、生均建築面積、專用多功能教室、體育場地、教學儀器、音體美勞衛器材、電教設備、圖書和計算機配備達到國家或省定標準”),達標難度大:一是投入資金多,二是政策性強,三是涉及面廣。為此,我市再次明確了政府在建設教育強市中的主體地位,落實教育部門具體抓,各有關職能部門通力協作,從而形成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共興教育大業的局面。市政府將整改指標及要求分解到有關鎮、街道和學校,鎮、街道各自按照職能與學校共同制訂行動方案,全市再一次掀起創建高潮。規劃、設計、國土、財政、環保、公安、安監、城管、金融等部門多次聯合辦公,集中解決了規劃設計、用地審批、環保評估、消防設施、資金投放等重大問題。有關部門聯合承諾建立教育強市工作綠色通道,只要符合政策的事隨到隨辦,不拖後腿。市政府主要領導經常聽取有關部門的整改匯報,檢查整改進度,評估整改質量。《**日報》、**電視台經常刊出宣傳教育的專欄、播出教育強市再創優的專題。在教育內部,教育局每年都把整改提高列為重點工作,每學期組織專項檢查。全市各級各類學校以再創優再提高為目標,把創優與打造和諧教育,促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相結合;把創優與提高辦學水平,推進素質教育相結合;把創優與促進師德教風轉變,最佳化教師隊伍相結合;把創優與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高學校品位相結合;使全市學校通過整改提高再上新的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