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考核鑑定表

(7) 檔案管理的規範性。

(8) 按時參加企業及部門的相關會議,不得無故遲到、缺席。

(9) 積極主動地接收領導交辦的工作並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

3. 工作能力

(1) 專業技能

(2) 組織協調能力

(3) 溝通能力

三、績效考核反饋與申訴

(一) 考核結果反饋

考核者應向被考核者反饋考核結果。如果被考核者不同意考核結果,應先行溝通,也可按下列規定進行逐級申訴。

(二) 績效考核申訴

1. 被考核者如對考核結果存有異議,應首先通過溝通方式解決。解決不了時,被考核者有權向直接上級主管申訴;如果被考核者對直接上級主管的處理結果仍有異議,可以向人力資源部提出申訴。

2. 人力資源部接到被考核者的申訴後,通過調查和協調,在xx日內告知申訴處理結果。

3. 員工如對處理結果仍不滿意,可向總經理申訴。

四、考核結果存檔行政部門的績效考核結果,於考核下月xx日前由人力資源部匯總存檔,年度述職考核結果由人力資源部在次年1月xx日前匯總歸檔。

kpi績效考核

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關鍵業績指標

kpi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某一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定、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運作的遠景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的基矗

kpi體系的建立

建立kpi指標的要點在於流程性、計畫性和系統性,指標必須是可以測量的,要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原則,使指標之間具有相對獨立性和一定的層次性。

kpi績效考核的要點

kpi績效考核體系強調用工作結果來證實工作能力,通過被考評者在自然狀態下穩定的工作表現證明其實際能力,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要求任職中具有一定能力的目的,實質上是期望任職者有預期的工作表現,能達到預定的工作目標。

如何做好目標績效考核

考核指標的smart原則

 s:(specific) ------明確的、具體的,指標要清晰、明確,讓考核者與被考核者能夠準確的理解目標;

m:(measurable)------可量化的。一家企業要量化老闆、量化企業、量化組織架構。目標、考核指標更要量化,比較好、還不錯這種詞都不具備可量化性,將導致標準的模糊,一定是要數位化的。沒有數位化的指標,是不能隨意考核的,一考核就容易出現誤差;

a:(attainable)-----可實現的,目標、考核指標,都必須是付出努力能夠實現的,既不過高也不偏低。比如對銷售經理的考核,去年銷售收入XX萬,今年要求1.5億,也不給予任何支持,這就是一個完全不具備可實現性的指標。指標的目標值設定應是結合個人的情況、崗位的情況、過往歷史的情況來設定的;

r:(relevant) ------實際性的、現實性的,而不是假設性的。現實性的定義是具備現有的資源,且存在客觀性、實實在在的;

t:(time bound)-----有時限性的,目標、指標都是要有時限性,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時間一到,就要看結果。如要求XX萬的銷售額,單單這么要求是沒有意義的,必須規定在多長時間內完成XX萬的銷售額,這樣才有意義。

如何設定目標

目標績效來源於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分解,即為完成戰略而將企業經營目標逐層分解到每個部門及相關人員的一種指標設計方法。

從管理學上說,目標是比現實能力範圍稍高一點的要求,也就是“蹦一蹦,夠得著”的那種。“目”就是眼睛看得到的,想得到的,願意得到的,它是一種夢想;“標”者,尺度也。目標就是有尺度的目標,沒尺度的夢想叫幻想、空想、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