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



國子鳳,中書博士。鳳子預,字元凱。太和初,歷秘書令、齊郡王友、征西大將軍長史,帶馮翊太守。府解,罷郡,遂居長安。羨古人飧玉法,乃採訪藍田,躬往攻掘,得若環璧雜器形者,大小百餘。頗有粗黑者,亦篋盛以還。至而觀之,皆光潤可玩。預乃椎七十枚為屑食之,余多惠人。後預及聞者更求玉於故處,皆無所見。馮翊公源懷弟得其玉,琢為器佩,皆鮮明可寶。預服經年,雲有效驗。而世事寢食,皆不禁節,又加好酒損志。及疾篤,謂妻子曰:"吾酒色不絕,自致於死,非藥過也。然吾屍體必當有異,勿速殯,令後人知飧服之妙。"時七月中旬,長安毒熱,預停屍四宿,而體色不變。其妻常氏,以玉珠二枚琀之,口閉。常謂曰:"君自雲飧玉有神驗,何不受琀?"言訖,齒啟納珠。因噓其口,都無穢氣。舉斂於棺,堅直不傾委。死時有遺玉屑數升,囊盛納諸棺中。

先少子皎。天興中,密問先曰:"子孫永為魏臣,將復事他姓邪?"先曰:"國家政化長遠,不可紀極。"皎為寇謙之弟子,遂服氣絕粒數十年,隱於恆山。年九十餘,顏如少童。一旦,沐浴冠帶,家人異之,俄而坐卒。道士鹹稱其得屍解仙道。

皎孫義徽。太和中,以儒學博通,有才華,補清河王懌府記室。箋書表疏,文不加點,清典贍速,當世稱之。又為懌撰《輿地圖》及《顯忠錄》。性好《老莊》,甚嗤釋教。靈太后臨朝,屬有沙門惠憐以咒水飲人,雲能愈疾,百姓奔湊,日以千數。義徽白懌,稱其妖妄。因令義徽草奏以諫,太后納其言。元叉惡懌,徙義徽都水使者。俄而懌被害,因棄官隱於大房山。

少子蘭,以純孝著聞,不受辟召。孝昌中,旌表門閭。

正光中,文宣王亶嗣位,思義徽雅正惇篤,薦其孫景儒,位至奉車都尉。自皇始至齊受禪,百五十歲。先之所言,有明徵焉。

景儒子昭徽,博涉稽古,脫略不羈,時人稱其為播郎。因以字行於燕、趙焉。善談論,有宏辯,屬文任氣,不拘常則。志好隱逸,慕葛洪之為人。尋師訪道,不遠千里。遇高尚則傾蓋如舊,見庸識雖王公蔑如。初為道士,中年應詔舉,為高唐尉。大業中,將妻子隱於嵩山,號黃冠子。有文集十卷,為學者所稱。

賈彝,字彥倫,本武威姑臧人也。六世祖敷,魏幽州刺史、廣川都亭侯,子孫因家焉。父為苻堅鉅鹿太守,坐訕謗系獄。彝年十歲,詣長安訟父獲申。遠近嘆之,僉曰:"此子英英,賈誼之後,莫之與京。"弱冠,為慕容垂遼西王農記室參軍。道武先聞其名,常遣使者求彝於垂,垂彌增器敬。垂遣其太子寶來寇,大敗於參合,執彝及其從兄代郡太守潤等。道武即位,拜尚書左丞,參預國政。天賜末,彝請詣溫陽療疾,為叛胡所掠,送於姚興。積數年遁歸,又為赫連屈丐所執,拜秘書監,卒。太武平赫連昌,子秀迎其屍柩,葬於代南。

秀位中庶子,賜爵陽都男,本州大中正。獻文即位,進爵陽都子。時丞相乙渾妻庶姓,而求公主之號,屢言於秀,秀默然。後因公事,就第見渾。渾夫妻同坐,厲色曰:"爾管攝職事,無所不從。我請公主,不應,何意?"秀慷慨大言對曰:"公主之稱,王姬之號,尊寵之極,非庶族所宜。秀寧就死於今朝,不取笑於後日。"渾左右莫不失色,為之震懼,秀神色自若。渾夫妻默然含忿。他日,乃書太醫給事楊惠富臂,作"老奴官慳"字,令以示秀。渾每欲伺隙陷之。會渾伏誅,遂免難。

時秀與中書令勃海高允俱以儒舊重於時。皆選擬方岳,以詢訪被留,各聽長子出為郡。秀固讓不受,許之。自始及終,歷奉五帝。雖不至大官,常當機要。廉清儉約,不營資產。年七十三,遇疾,詔給醫藥,賜几杖。時朝廷舉動及大事不決,每遣尚書、高平公李敷就第訪決。卒,贈冀州刺史、武邑公,謚曰簡。

子俊,字異鄰。襲爵,位荊州刺史,依例降爵為伯。先是,上洛置荊州,後改為洛州,在重山,人不知學,俊表置學官。在州五載,清靖寡事,為吏人所安。卒,贈兗州刺史。子叔休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