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卷八十三 列傳第七十一



煬帝即位,遷著作郎,甚見親幸,出入臥內。帝每賜之曲宴,輒與皇后嬪御連席共榻。潁因間隙,多所譖毀,是以時人謂之"冶葛"。後錄恩舊,授朝散大夫。帝嘗賜潁詩,其卒章曰:"參翰長洲苑,侍講肅成門,名理窮研核,英華恣討論。實錄資平允,傳芳導後昆。"其待遇如此。從征吐谷渾,加正議大夫。從駕北巡,卒於道。

潁性褊急,與柳{巧言}每相忿鬩。帝屢責怒之,而猶不止。於後帝亦薄之。有集二十卷,撰《鑾駕北巡記》三卷,《幸江都道里記》一卷,《洛陽古今記》一卷,《馬名錄》二卷,並行於世。有子嘉會。

王貞,字孝逸,梁郡陳留人也。少聰敏,七歲好學,善《毛詩》、《禮記》、《左氏傳》、《周易》,諸史百家無不畢覽。善屬文,不事產業,每以諷讀為娛。開皇初,汴州刺史樊叔略引為主簿。後舉秀才,授縣尉。非其好也,謝病於家。煬帝即位,齊王暕鎮江都,聞其名,以書召之。及至,以客禮待之,索其文集。貞上三十三卷,為啟陳謝。齊王覽集,甚善之,賜良馬四匹。貞復上《江都賦》,王賜錢十萬貫、良馬二匹。未幾,以疾甚還鄉,終於家。

虞綽,字士裕,會稽餘姚人也。父孝曾,陳始興王咨議。綽身長八尺,姿儀甚偉,博學有俊才,尤工草隸。陳左衛將軍傅縡,有盛名於世,見綽詞賦,嘆美之。仕陳,為太學博士,遷永陽王記室。及陳亡,晉王廣引為學士。大業初,轉為秘書學士,奉詔與秘書郎虞世南,著作佐郎庾自直等撰《長洲玉鏡》等書十餘部。綽所筆削,帝未嘗不稱善,而官竟不遷。初為校書郎,以藩邸左右,授宣惠尉,遷著作佐郎。與虞世南、庾自直、蔡允恭等四人常直禁中,以文翰待詔,恩眄隆洽。從征遼東,帝舍臨海,頻見大鳥,異之,詔綽為銘。帝覽而善之,命有司勒於海上。以度遼功,授建節尉。

綽恃才任氣,無所降下。著作郎諸葛潁以學業幸於帝,綽每輕侮之,由是有隙。帝嘗問綽於潁,潁曰:"虞綽粗疏人也。"帝頷之。時禮部尚書楊玄感稱其貴踞,虛己禮之,與結布衣之友。綽數從之游。其族人虞世南誡之曰:"上性猜忌,而君過厚玄感。若與絕交者,帝知君改悔,可以無咎。不然終當見禍。"綽不從。尋有告綽以禁內兵書借玄感,帝甚銜之。及玄感敗,其妓妾併入宮,帝因問之曰:"玄感平常時與何人交往?"其妾以虞綽對。帝令大理卿鄭善果窮理其事。綽曰:"羈旅薄游,與玄感文酒談款,實無他謀。"帝怒不解,徙綽於邊。綽至長安而亡。吏逮之急,於是潛度江,變姓名,自稱吳卓。游東陽,抵信安令天水辛大德舍。歲余,綽與人爭田相訟,因有識綽者而告之,竟為吏所執,坐斬江都。所有詞賦,並行於世。

大德為令,誅翦群盜,甚得人和。與綽俱為使者所執,其妻泣曰:"每諫君無匿學士。今日之事,豈不哀哉!"大德笑曰:"我本圖脫長者,乃為人告之,吾罪也,當死以謝綽。"會有詔,死罪得以擊賊自效。信安吏人詣使者叩頭曰:"辛君人命所懸,不然亦無信安矣。"使者留之以討賊。帝怒,斬使者。大德獲全。

王胄,字承基,琅邪臨沂人也。祖筠、父祥,並《南史》有傳。胄少有逸才,仕陳,歷太子舍人、東陽王文學。及陳滅,晉王廣引為博士。仁壽末,從劉方擊林邑,以功授帥都督。大業初,為著作佐郎,以文詞為煬帝所重。帝嘗自東都還京師,賜天下大酺四日。為五言詩,詔群官詩成者奏之。帝覽胄詩而善之,因謂侍臣曰:"氣高致遠,歸之於胄;詞清體潤,其在世基;意密理新,惟庾自直。過此者未可以言詩也。"帝所有篇什,多令繼和。與虞綽齊名,同志友善,於時後進之士,鹹以二人為準的。從征遼東,進授朝散大夫。

胄性疏率不倫,自恃才伐,鬱郁於官。每負氣陵傲,忽略時人。為諸葛潁所嫉,屢譖之於帝,帝愛其才而不罪。禮部尚書楊玄感虛襟與交,數游其第。及玄感敗,與虞綽徙邊。胄遂亡匿,潛還江左。為吏所捕,坐誅。所著詞賦,多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