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卷一 三十四國



一、大立佛及臥佛像

王城東北山阿有石佛立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寶飾煥爛。東有伽藍,此國先王之所建也。伽藍東有鍮石釋迦佛立像,高百餘尺,分身別鑄,總合成立。

城東二三里伽藍中有佛入涅槃臥像,長千餘尺。其王每此設無遮大會,上自妻子,下至國珍,府庫既傾,復以身施,群官僚佐就僧酬贖,若此者以為所務矣。

二、小川澤僧伽藍

臥像伽藍東南行二百餘里,度大雪山,東至小川澤,泉池澄鏡,林樹青蔥。有僧伽藍,中有佛齒及劫初時獨覺齒,長餘五寸,廣減四寸。復有金輪王齒,長三寸,廣二寸;商諾迦縛娑(舊曰商那和修,訛也。)大阿羅漢所持鐵缽,量可八九升。凡三賢聖遺物,並以黃金緘封。又有商諾迦縛娑九條僧伽胝衣,絳赤色,設諾迦草皮之所績成也。商諾迦縛娑者,阿難弟子也,在先身中,以設諾迦草衣,於解安居日持施眾僧。承茲福力,於五百身中陰、生陰恆服此衣。以最後身,從胎俱出,身既漸長,衣亦隨廣。及阿難之度出家也,其衣變為法服;及受具戒,更變為九條僧伽胝。將證寂滅,入邊際定,發智願力,留此袈裟,盡釋迦遺法,法盡之後,方乃變壞。今已少損,信有徵矣。

從此東行入雪山,逾越黑嶺,至迦畢試國。

○迦畢試國

迦畢試國周四千餘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嶺。國大都城周十餘里。宜谷麥,多果木,出善馬、鬱金香。異方奇貨,多聚此國。氣序風寒,人性暴獷,言辭鄙褻,婚姻雜亂。文字大同睹貨邏國,習俗、語言、風教頗異。服用毛氎,衣兼皮褐。貨用金錢、銀錢及小銅錢,規矩模樣異於諸國。王,剎利種也,有智略,性勇烈,威懾鄰境,統十餘國。愛育百姓,敬崇三寶,歲造丈八尺銀佛像,兼設無遮大會,周給貧窶,惠施鰥寡。伽藍百餘所,僧徒六千餘人,並多習學大乘法教。窣堵波、僧伽藍崇高弘敞,廣博嚴淨。天祠數十所,異道千餘人,或露形,或塗灰,連絡髑髏,以為冠鬘。

一、質子伽藍

大城東三四里,北山下有大伽藍,僧徒三百餘人,並學小乘法教。聞之先志曰:昔健馱邏國迦膩色迦王威被鄰國,化洽遠方,治兵廣地,至蔥嶺東,河西蕃維畏威送質。迦膩色迦王既得質子,特加禮命,寒暑改館,冬居印度諸國,夏還迦畢試國,春、秋止健馱邏國。故質子三時住處,各建伽藍。今此伽藍,即夏居之所健也。故諸屋壁,圖畫質子,容貌服飾,頗同中夏。其後得還本國,心存故居,雖阻山川,不替供養。故今僧眾,每至入安居、解安居,大興法會,為諸質子祈福樹善,相繼不絕,以至於今。

伽藍佛院東門南大神王像右足下,坎地藏寶,質子之所藏也。故其銘曰:“伽藍朽壞,取以修治。”近有邊王貪婪凶暴,聞此伽藍多藏珍寶,驅逐僧徒。方事發掘,神王冠中鸚鵡鳥像乃奮羽驚鳴,地為震動,王及軍人僻易僵仆,久而得起,謝咎以歸。

伽藍北嶺上有數石室,質子習定之處也。其中多藏雜寶,其側有銘,藥叉守衛。有欲開發取中寶者,此藥叉神變現異形,或作師子,或作蟒蛇、猛獸、毒蟲,殊形震怒,以故無人敢得攻發。

石室西二三里大山嶺上,有觀自在菩薩像。有人至誠願見者,菩薩從其像中出妙色身,安慰行者。

二、曷邏怙羅僧伽藍

大城東南三十餘里,至曷邏怙羅僧伽藍。傍有窣堵波,高有餘尺,或至齋日,時燭光明。覆缽勢上石隙間流出黑香油,靜夜中時聞音樂之聲。聞諸先志曰:昔此國大臣曷邏怙羅之所建也。功既成已,於夜夢中有人告曰:“汝所建立窣堵波未有舍利,明旦有獻上者,宜從王請。”旦入朝進請曰:“不量庸昧,敢有願求。”王曰:“夫何所欲?”對曰:“今日有先獻者,願垂恩賜。”王曰:“然。”曷邏怙羅佇立宮門,瞻望所至。俄有一人持舍利瓶,大臣問曰:“欲何獻上?”曰:“佛舍利。”大臣曰:“吾為爾守,宜先白王。”曷邏怙羅恐王珍貴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藍,登窣堵波,至誠所感,其石覆缽自開,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王使逐之,石已掩矣。故其隙間,流黑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