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卷二 三國



醯羅城

城東南三十餘里,至醯羅城。周四五里,豎峻險固,花林池沼,光鮮澄鏡。城中居人,淳質正信。復有重閣,畫棟丹楹。第二閣中有七寶小窣堵波,置如來頂骨。骨周一尺二寸,發孔分明,其色黃白,盛以寶函,置窣堵波中。欲知善惡相者,香末和泥,以印頂骨,隨其福感,其文渙然。又有七寶小窣堵波,以貯如來髑髏骨,狀若荷葉,色同頂骨,亦以寶函緘絡而置。又有七寶小窣堵波,貯如來眼睛,睛大如柰,光明清徹,曒映中外,又以七寶函緘封而置。如來僧伽胝袈裟,細氎所作,其色黃赤,置寶函中,歲月既遠,微有損壞。如來錫杖,白鐵作環,栴檀為笴,寶筒盛之。近有國王聞此諸物並是如來昔親服用,恃其威力,迫脅而歸。既至本國,置所居宮,曾未浹辰,求之已失。爰更尋訪,已還本處。斯五聖跡,多有靈異。迦畢試王令五淨行給侍香花,觀禮之徒,相繼不絕。諸淨行等欲從虛寂,以為財用人之所重,權立科條,以止喧雜。其大略曰:“諸欲見如來頂骨者,稅一金錢;若取印者,稅五金錢。”自余節級,以次科條。科條雖重,觀禮彌眾。

重閣西北有窣堵波,不甚高大,而多靈異,人以指觸,便即搖震,連基傾動,鈴鐸和鳴。

從此東南山谷中行五百餘里,至健馱邏國。(舊曰乾陁衛,訛也。北印度境。)

○健馱邏國

健馱邏國東西千餘里,南北八百餘里,東臨信度河。國大都城號布路沙布邏,周四十餘里。王族絕嗣,役屬迦畢試國。邑里空荒,居人稀少,宮城一隅有千餘戶。谷稼殷盛,花果繁茂,多甘蔗,出石蜜。氣序溫暑,略無霜雪。人性恇怯,好習典藝,多敬異道,少信正法。自古已來,印度之境作論諸師,則有那羅延天、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法救、如意、脅尊者等本生處也。僧伽藍十餘所,摧殘荒廢,蕪漫蕭條,諸窣堵波頗多頹圮。天祠百數,異道雜居。

王城內東北有一故基,昔佛缽之寶台也。如來涅槃之後,缽流此國,經數百年,式遵供養,流轉諸國,在波剌斯。

一、卑缽羅樹及迦膩色迦王大窣堵波

城外東南八九里有卑缽羅樹,高百餘尺,枝葉扶疏,蔭影蒙密。過去四佛已坐其下,今猶現有四佛坐像。賢劫之中,九百九十六佛皆當坐焉。冥祇警衛,靈鑒潛被。釋迦如來於此樹下南面而坐,告阿難曰:“我去世後,當四百年,有王命世,號迦膩色迦,此南不遠起窣堵波,吾身所有骨肉舍利,多集此中。”

卑缽羅樹南有窣堵波,迦膩色迦王之所建也。迦膩色迦王以如來涅槃之後第四百年,君臨膺運,統贍部洲,不信罪福,輕毀佛法。畋游草澤,遇見白兔,王親奔逐,至此忽滅。見有牧牛小豎,於林樹間作小窣堵波,其高三尺。王曰:“汝何所為?”牧豎對曰:“昔釋迦佛聖智懸記:‘當有國王於此勝地建窣堵波,吾身舍利多聚其內。’大王聖德宿殖,名符昔記,神功勝福,允屬斯辰,故我今者先相警發。”說此語已,忽然不現。王聞是說,喜慶增懷,自負其名大聖先記,因發正信,深敬佛法。周小窣堵波,更建石窣堵波,欲以功力彌覆其上。隨其數量,恆出三尺,若是增高,逾四百尺。基趾所峙,周一里半,層基五級,高一百五十尺,方乃得覆小窣堵波。王因喜慶,復於其上更起二十五層金銅相輪,即以如來舍利一斛而置其中,式修供養。建設才迄,見小窣堵波在大基東南隅下傍出其半。王心不平,便即擲棄,遂住窣堵波第二級下石基中半現,復於本處更出小窣堵波。王乃退而嘆曰:“嗟夫,人事易迷,神功難掩,靈聖所扶,憤怒何及!”慚懼既已,謝咎而歸。其二窣堵波今猶現在,有嬰疾病欲祈康愈者,塗香散花,至誠歸命,多蒙瘳差。

二、大窣堵波周近諸佛像

大窣堵波東面石陛南鏤作二小窣堵波,一高三尺,一高五尺,規摹形狀如大窣堵波。又作兩軀佛像,一高四尺,一高六尺,擬菩提樹下加趺坐像,日光照燭,金色晃曜,陰影漸移,石文青紺。聞諸耆舊曰:數百年前,石基之隙有金色蟻,大者如指,小者如麥,同類相從,齧其石壁,文若雕鏤,廁以金沙,作為此像,今猶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