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眾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獲譴降紅塵

百草仙子道“仙姑不消煩惱。小仙探得將來被謫之人,或在十道,或在外域,雖散居四 處,日後自能團聚一方,俟仙姑歷過各國,坐緣期滿,那時王母自然命我等前來相迎,仍至 瑤池,以了這段公案。此是仙機,我等竊聽而來,萬萬不可泄漏。”百花仙子道:“請教仙 姑,是哪十道?是何外域?”百草仙子道:“如今唐朝地理,因山川形勢,分天下為十道。 凡縣分隸於郡,郡歸於道——道即後世之省,——如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 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之類。至於外域,海外甚多,不能歷舉。若以眾仙姑降生而 論,如君子、黑齒、淑士、歧舌、智佳、女兒各國,大約亦有幾人,謫在其內。”

說話間,元女、織女、麻姑,也來探望。談起此事,嘆息之間,大家都埋怨百花仙子並 不自請處分,又不與嫦娥陪罪,以致降落紅塵。將來棋會少了一人,好不掃興。麻姑道: “當日仙姑同嫦娥角口時,小仙曾見王母不住點頭,似有嗟嘆之意,彼時甚覺不解。及至今 日,才曉得王母當日嗟嘆,巳料定有此一事。若論過去未來,我們雖亦略知一二,至數百年 後之事,我們道行淺薄,何能深知。”元女道:“此事固有定數。當日倘能謹言,不必紛 爭;今日再能容忍,略盡人事,想來也不至此。此時無可如何,只好歸之於命了。”百花仙 子道:“據仙姑所言,此事固由不能慎言而起,難道小仙此厄竟非天命造定么?”元女道: “仙姑豈不聞‘小不忍則亂大謀’?又諺云:‘盡人事以聽天命。’今仙姑既不能忍,又人 事未盡,以致如此,何能言得天命。早間若聽麻姑之言,具表自行檢舉,並與嫦娥賠罪,此 時或仍被謫,所謂人事已盡,方能委之於命。即如下界俗語言:“天下無場外舉子。’蓋未 進場,如何言中;就如人事未盡,如何言得天命。世上無論何事,若人力未盡,從無坐在家 中,就能平空落下隨心所欲事來。強求固屬不可,至應分當行之事,坐失其機,及至事後委 之於命,常人之情,往往如此。不意仙姑也有此等習氣,無怪要到凡間走一遭了。”織女 道:“‘成事不說,既往不咎。’我們原是各治水酒餞行的,還說我們餞行正文罷。”於是 眾仙姑都當面定了日期,接二連三,各備灑宴,替百花仙子餞行。

那牡丹仙子同眾仙子,在上林苑伺候武后宴畢。陸續回洞,都在洞主面前請罪。百花仙 子不但並不責備,一概歸罪於已。眾仙子見洞主如此寬洪,心中更覺不安。——那楊花、蘆 花、藤花、蓼花,萱花、葵花、苹花、菱花八位仙子,更是追悔無及。過了幾日,這九十九 位仙子,也有素日許多相好仙姑,接接連連,分著餞行。

一日,紅孩兒、金童兒同青女兒、玉女兒,在入夢岩游幻洞備了酒果,替百花仙姑並諸 位仙子餞行。請百草、百果、百穀、元女、織女、麻姑並四靈大仙,相陪飲酒。百花仙子因 百草仙子說他將來下凡要遍歷海外各國,恐有風波及妖魔盜賊之害,甚為憂懼。紅孩兒道: “仙姑只管放心!今日大家既來祖餞,都最休戚相關之人,將來設有危急,豈有袖手之理。 此後倘在下界有難,如須某人即可解脫,不妨直呼其名,令其速降。我們一時心血來潮,自 然即去相救。”金童兒道:“何謂‘心血來潮’?小仙自來從未‘潮’過,也不知‘心血’ 是什麼味。畢竟怎樣‘潮’法?求大仙把這情節說明,日後好等他來潮。”紅孩兒道:“我 見下界說部將上往往有此—說,其實我也不知怎樣潮法。大仙要回來歷,你只問那做書的就 明白了。”玉女兒道:“下界說部原有幾種好的,但如‘心血來潮’舊套滿篇的也就不少。 你若追他來歷,連他也是套來的,何能知道怎樣潮法。剛才紅孩兒大仙說,百花仙姑如在下 界有難,教他呼我眾人之名前去相救,這話只怕錯了:百花仙始既巳托生,豈能記得前生之 事?若能呼我眾人之名,與仙家何異?既是仙家,豈不自知趨避,何須呼人解脫?此話令人 不解。”紅孩兒道:“呸!呸!這話我說錯丁!將來百花諸位仙姑如在下界有難,今日我等 在坐諸人,如系某位大仙或某位仙姑應分當去拯救的,本人即去相救;如須某人相幫,立即 知會同往。彼此務須時時在意。事關百位仙姑,非同小可。倘有遺誤,怠惰不前,教他也墮 紅塵!——只因紅孩兒這句話又生出許多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