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美人入海遭羅網 儒士登山失路途

登時到了水仙村,將船停泊。錦楓別了婉如、呂氏,取了參袋、皮衣。唐敖因念廉錦楓 寒苦,隨身帶了銀子,攜了多、林二人,一同渡到岸上。錦楓在前引路,不多時,到了廉家 門首。錦楓敲門,裡面走出一個老嫫,把門開了,接過皮衣道:“小姐為何回來恁晚?夫人 比前略覺好些。可曾取得參來?”廉錦楓不及答話,把唐敖三人讓至書房,隨即進內,攙扶 良氏夫人出來,拜謝唐敖救命之恩,並與多、林二人見禮。談起世業,原來廉錦楓曾祖向居 嶺南,因避南北朝之亂,逃至海外,就在君子國成家立業。唐敖曾祖乃廉家女婿。細細敘起 ,唐敖同夫人是平輩表親。良氏不覺喜道:“難得恩人卻是中表至親!寒家在此雖住了三代 ,究系寄居,親友甚少;兼之丈夫去世,並無弟兄,又無產業;跟前一子,尚在年幼;賤妾 母家,久已雕零,一切更無倚靠。現在嶺南尚有嫡親支派。賤妾久有回鄉之願,奈迢迢數萬 里,寡婦孤兒,帶著弱女,何能前往。今幸得遇恩人,又屬親誼,將來回府,倘蒙垂念孤寡 ,攜帶母子得歸故鄉,不致做了海外餓殍,生生世世,永感不忘!”唐敖道:“表嫂既有回 鄉之意,他日小弟如回家鄉,自然奉請同往。但我們各處賣貨,歸期遲早未定,貴體有恙, 斷不可時常牽掛。表侄現年幾歲?何不請出一見?”良氏即將公子廉亮喚出,與唐敖三人行 禮。唐敖道:“表侄生得眉目清秀,器宇軒昂,日後定成大器。今年貴庚多少?所讀何書? ”廉亮答道:“小侄今年十三歲。因家寒無力延師,跟隨姐姐念書。九經業已讀完,現讀 《老》、《莊》子書之類。”良氏道:“賤妾這所住宅雖巳倒敗,尚有空房三間。去歲有一 秀土來此開館,小兒跟隨肄業,以房資作為修金,彼此都便。無如此人,今歲另就他館,以 致小兒又復蹉跎。”唐敖道:“表兄去世,既未留下產業,表嫂何以度日?表侄如在外面讀 書,每歲修金約須若干?”良氏道:“小兒外面附館,每年不過一二十金。至於家中用度, 虧得連年米糧甚賤,母女每日作些針黹貨賣,衣食尚可敷衍。”唐敖聽罷,從懷中取出兩封 銀子遞給廉亮,問夫人道:“此銀留為表侄讀書並貼補薪水之用。表侄乃極美之材,讀書一 事,萬萬不可耽擱。如果努力用功,將來到了故鄉,自必科名聯捷,家道夏興。表嫂有此佳 兒,日後福分不小。”良氏拜謝,垂淚道:“恩人大德,今生諒難圖報。賤妾之恙,雖得女 兒取參略延殘喘,奈病入膏肓,不啻風中之燭。將來無論或存或亡,恩人如回故土,所有兒 女一切終身大事,尚望留意代為主張。”唐敖道:“既蒙表嫂見委,又屬至親,小弟自當在 意,只管放心!”當時辭別回船。唐敖談起廉錦楓如此至孝,頗有要將此女聘為兒媳之意。 走了幾日,到了大人國。林之洋因此處與君子國地界毗連,風俗言談以及土產,都與君 子國相仿。君子國連年商販既多,此地相去甚近,看來也難得價,所以不去賣貨。因唐敖要 去遊玩,即約多九公一齊登岸。唐敖道:“當日小弟聞大人國只能乘雲而不能走,每每想起 ,恨不能立刻見見,今果至其地,真是天從人願。”多九公道:“到雖到了,離此二十餘里 ,才有人煙。我們必須趲行。恐回來過晚,路上不便。且前面有一危嶺,岔路甚多。他們國 中就以此嶺為城:嶺外俱是稻田,嶺內才有居民。”走了多時,離嶺不遠,田野中已有人煙 。其人較別處略長二三尺不等。行動時,下面有雲托足,隨其轉動,離地約有半尺;一經立 住,雲即不動。三人上了山坡,曲曲折折,繞過兩個峰頭,前面俱是岔路,走來走去只在山 內盤鏇,不能穿過嶺去。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