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


真君見了這等大水,恐損壞了居民屋宇田禾,急將手中寶劍,望空書符一道,叫道:“水伯,急急收水!”水伯收得水遲,真君大怒。水伯道:“常言潑水難收,且從容些!”真君欲責水伯,水伯大懼,須臾間將水收了,依舊是平洋陸地。
真君提著寶劍徑斬孽龍,那孽龍變作一個巡海夜叉,持槍相迎。這一場好殺:真君劍砍,妖怪槍迎。劍砍霜光噴烈火,槍迎銳氣迸愁雲。一個是洋子江生成的惡怪,一個是靈霄殿差下的仙真。那一個揚威耀武欺天律,這一個御暴除災轉法輪。真仙使法身驅霧,魔怪爭強浪滾塵。兩家努力爭功績,皆為洪都百萬民。
那些蛟黨見孽龍與真君正殺得英雄,一齊前來助戰。忽然弄出一陣怪沙來,要把真君眼目蒙蔽,只見:似霧如煙初散漫,紛紛藹藹下天涯。白茫茫到處難開眼,昏暗暗飛時找路差。打柴的樵子失了伴,採藥的仙童不見家。細細輕飄如麥面,粗粗翻覆似芝麻。世間朦朧山頂暗,長空迷沒太陽遮。不比塵囂隨駿馬,難言輕軟襯香車。此沙本是無情物,登時颳得眼生花。
此時飛沙大作,那蛟黨一齊吶喊。真君呵了仙氣一口,化作一陣雄風,將沙刮轉。吳君在高阜之上,觀看妖孽更有許大神通,於是運取掌心蠻雷,望空打去。雖風雲雷雨,乃蛟龍所喜的,但此系吳君法雷,專打妖怪,則見:運之掌上,震之雲間,虺虺虩虩可畏,轟轟劃劃初聞。燒起謝仙之火烈,推轉阿香之車輪。音赫赫,就似撞八荒之鼓,音聞天地;聲赫赫,又如放九邊之炮,響振軍屯。使劉先主失了雙箸,教蔡元中繞遍孤墳。聞之不及掩耳,當之誰不銷魂。真箇天仙手上威靈振,蛟魅胸中心膽傾!
那些群孽,聞得這個法雷,驚天動地之聲,倒海震山之怒,唬得魂不附體。更見那真君兩口寶劍,寒光閃閃,殺氣騰騰,孽龍當抵不住,就收了夜叉之形,不知變了個甚么物件,潛蹤遁走。真君乃舍了孽龍,追殺蛟黨,蛟黨四散逃去。
真君追二蛟至鄂渚,忽然不見。路逢三老人侍立,真君問曰:“吾追蛟孽至此,失其蹤跡,汝三老曾見否?”老人指曰:“敢伏在前橋之下?”真君聞言,遂至橋側,仗劍叱之。蛟黨大驚,奔入大江,藏於深淵。真君乃即書符數道,敕遣符使驅之。蛟孽不能藏隱,乃從上流奔出。真君揮劍斬之,江水俱紅,此二蛟皆孽龍子也。今鄂渚有三聖王廟,橋名伏龍橋,淵名龍窩,斬蛟處名上龍口。真君復回至西寧,怒社伯不能稱職,乃以銅鎖貫其祠門,禁止民間不許祭享。今分寧縣城隍廟正門常閉,居民祭祀者亦少。乃令百姓崇祀小神,其人姓毛,兄弟三人,即指引真君橋下斬蛟者。今封葉佑侯,血食甚盛。真君見吳君曰:“孽龍潛逃,蛟黨奔散,吾欲遍尋蹤跡,一併誅之。”吳君曰:“君至金陵遠回,令椿萱大人且須問剩吾諒此蛟黨,有師尊在,豈能復恣猖狂,待徐徐除之。”
於是二君回過豐城縣杪針洞,真君曰:“後此洞必有蛟螭出入,吾當鎮之。”遂取大杉木一根,書符其上以為楔,至今其楔不朽。又過奉新縣,地名藏溪,又名蛟穴,其中積水不竭。真君曰:“此溪乃蛟龍所藏之處。”遂舉神劍劈破溪傍巨石,書符鎮之。今鎮蛟石猶在。又過新建縣,地名嘆早湖,湖中水蛭甚多,皆是蛟黨奴隸,散入田中,+---人之血。真君惡之,遂將藥一粒,投於湖中,其蛭永絕。今名藥湖。復歸郡城,轉西山之宅,回見父母,一家具慶,不在話下。
卻說真君屢敗孽龍,仙法愈顯,德著人間,名傳海內。時天下求為弟子者不下千數,真君卻之不可得,乃削炭化為美婦數百人,夜散群弟子寢處。次早驗之,未被炭婦污染者得十人而已。先受業者六人:陳勛字孝舉,成都人。
周廣字惠常,廬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