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四十三 志第二十三



職方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域大夫也。)員外郎一員,(正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天下地圖及城隍、鎮戍、烽堠之數,辨其邦國都鄙之遠近,及四夷之歸化。凡五方之區域,都邑之廢置,疆埸之爭訟者,舉而正之。凡天下上鎮二十,中鎮九十,下鎮一百三十五。上戍十有一,中戍八十六,下戍二百四十五。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三十里。其逼邊境者,築城置之。每烽置帥一人,副一人。凡州縣城門及倉庫門,須有備守。

駕部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輿大夫也。)員外郎一人,(從六品上。)主事三人,(從九品上。)令史十人,書令史二十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邦國輿輦、車乘、傳驛、廄牧、官私馬牛雜畜簿籍,辨其出入,司其名數。凡三十里一驛,天下驛凡一千六百三十九,而監牧六十有五,皆分使統之。若畜養之宜,孳生之數,皆載於太僕之職。凡諸衛有承直之馬,凡諸司有備運之牛,皆審其制,以定數焉。

庫部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庫大夫也。)員外郎一員,(從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令史七人,書令史十五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邦國軍州戎器、儀仗。凡元正、冬至陳設,並祠祭喪葬所貢之物,皆辨其出入之數,量其繕造之功,以分給焉。

刑部尚書一員,(正三品。隋初改都官尚書,又改為刑部。龍朔改為司刑太常伯,光宅改為秋官尚書,神龍復也。)侍郎一員。(正四品下。龍朔為司刑少常伯。)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刑法及徒隸、勾覆、關禁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司門。總其職務,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屬,鹹質正焉。

郎中二員,(從五品上。隋曰憲部郎,武德為刑部郎中,龍朔改為司刑大夫。)員外郎二員,(從六品上。)主事四人,(從九品上。)令史十九人,書令史三十八人,亭長六人,掌固十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貳尚書、侍郎,舉其典憲,而辨其輕重。凡文法之名有四:一曰律,二曰令,三曰格,四曰式。凡律,十有二章:一名例,二禁衛,三職制,四戶婚,五廄庫,六擅興,七賊盜,八斗訟,九詐偽,十雜律,十一捕亡,十二斷獄,而大凡五百條。令,二十有七篇,分為三十卷。第一至第七曰官品職員,八祠,九戶,十選舉,十一考課,十二宮衛,十三軍防,十四衣服,十五儀制,十六鹵簿,十七公式,十八田,十九賦役,二十倉庫,二十一廄牧,二十二關市,二十三醫疾,二十四獄官,二十五營繕,二十六喪葬,二十七雜令,而大凡一千五百四十六條。凡格,二十四篇。式,三十三篇。以尚書、御史台、九寺、三監、諸軍為目。凡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設范立制。格,以禁違正邪。式,以軌物程事。乃立刑名之制五焉:一笞,二杖,三徒,四流,五死。笞刑五,杖刑五,徒刑五,流刑三,死刑二。而斷獄之大典,有十惡、八議、五聽、六贓。贖配之典,具在《刑法志》。凡決死刑,皆於中書門下詳覆。凡死罪,枷而杻。婦人及流徒,枷而不杻。官品及勛散之階第七已上,鎖而不枷。在京諸司,則徒已上送大理,杖已下當司斷之。若金吾糾獲,亦送大理。凡決大辟罪,在京者,行決之司,皆五覆奏;在外者,刑部三覆奏。若犯惡逆已上,及部曲奴婢殺主者,一覆奏。凡京城決囚之日,減膳徹樂。每歲立春後至秋分,不得決死刑。大祭祀及致齋、朔望、上下弦、二十四氣、雨未晴、夜未明、斷屠月日及休假,亦如之。凡犯流罪已下,應除免官。當未奏,身死者,免其追奪。流移之人,皆不得棄放妻妾,及私遁還鄉。至六載,然後聽仕。即本犯不應流而特配流者,三載已後聽仕。其應徒則皆配居作。凡禁囚,五日一慮。凡鞫獄官與被鞫人有親屬仇嫌者,皆聽更之。凡在京諸司見禁囚,每月二十五已前,本司錄其所犯及禁時月日,以報刑部,凡國有赦宥之事,先集囚徒於闕下,命衛尉樹金雞,待宣制訖,乃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