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四十三 志第二十三



都官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改司仆大夫,鹹亨復。)員外郎一員,(從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令史發人,書令史十二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配役隸,簿隸俘囚以給衣糧藥療,以理訴競雪冤。凡公私良賤,必周知之。凡反逆相坐,沒其家為官奴婢。一免為蕃戶,再免為雜戶,三免為良民,皆因赦宥所及則免之。年六十及廢疾,雖赦令不該,亦並免為蕃戶,七十則免為良人,任所樂處而編附之。凡初被沒有伎藝者,各從其能,而配諸司。婦人工巧者,入於掖庭。其餘無能,鹹隸司農。

比部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計大夫。)員外郎一員,(從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令史十四人。書令史二十七人,計史一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勾諸司百僚俸料、公廨、贓贖、調斂、徒役、課程、逋懸數物,周知內外之經費,而總勾之。凡內外官料俸,以品第高下為差。外官以州縣府之上中下為差。凡稅天下戶錢,以充州縣官月料,皆分公廨本錢之利。羈縻州所補漢官,給以當土之物。關監之官,以品第為差。其給以年支輕貨。鎮軍司馬,判官俸祿,同京官。鎮戍之官,以鎮戍上中下為差。凡京師有別借食本,每季一申省,諸州歲終而申省,比部總勾覆之。凡倉庫、出內、營造、傭市、丁匠、功程、贓贖、賦斂、勛賞、賜與、軍資、器仗、和糴、屯牧,亦勾覆之。

司門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曰司門大夫。)員外郎一員,(從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令史六人,書令史十三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天下諸門及關出入往來之籍賦,而審其政。凡關二十有六,為上中下之差。京城四面關有驛道者,為上關。余關有驛道及四面無驛道者,為中關。他皆為下關。關所以限中外,隔華夷,設險作固,閑邪正禁者也。凡關呵而不征,司貨賄之出入,其犯禁者,舉其貨,罰其人。凡度關者,先經本部本司請過所,在京則省給之,在外則州給之。而雖非所部,有來文者,所在亦給。

工部尚書一員,(正三品。南朝謂之起部。有所營造,則置起部尚書,畢則省之。隋初改置工部尚書。龍朔為司平太常伯,光宅改為冬官尚書,神龍復舊也。)侍郎一員。(正四品下。龍朔為司平少常伯。)尚書、侍郎之職,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澤之政令。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總其職務,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於所屬,鹹質正焉。

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平大夫也。)員外郎一員,(從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令史十二人,書令史二十一人,亭長六人,掌固八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經營興造之眾務。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繕葺,工匠之程式,鹹經度之。凡京師、東都有營繕,則下少府、將作,以供其事。

屯田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田大夫也。)員外郎一員,(從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令史七人,書令史十二人,計史一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天下屯田之政令。凡邊防鎮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以益軍儲。其水陸腴瘠,播種地宜,功庸煩省,收率等級,鹹取決焉。諸屯田役力,各有程數。凡天下諸軍州管屯,總九百九十有二。大者五十頃,小者二十頃。凡當屯之中,地有良薄,歲有豐儉,各定為三等。凡屯皆有屯官、屯副。凡京文武職事官,有職分田。京兆,河南府及京縣官,亦準此。凡在京諸司,有公廨田,皆視其品命而審其分給。

虞部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虞大夫。)員外郎一員,(從六品上。)主事二人,(從九品上。)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之職,掌京城街巷種植,山澤苑囿,草木薪炭,供頓田獵之事。凡采捕漁獵,必以其時。凡京兆、河南二都,其近為四郊,三百里皆不得弋獵采捕。殿中、太僕所管閒廄馬,兩都皆五百里內供其芻藁。其關內、隴右、西使、南使諸牧監馬牛駝羊,皆貯藁及茭草。其柴炭木橦進內及供百官蕃客,並於農隙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