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九章


生說話也很直爽,請將軍不要見怪。”他停一停,打量一下獻忠的神色,一橫心,
把準備好的話倒了出來:“將軍前十年做的事很不好,是一個背叛朝廷的人。幸而
如今回過頭來,成了王臣,應該矢忠朝廷,帶兵立功,求得個名垂竹帛,流芳百世。
將軍豈不見劉將軍國能乎?天子手詔封官,厚賞金帛,皆因他反正後赤誠報效,才
有如此好果。務請將軍三思,萬不可再有別圖,重陷不義,辜負朝廷厚望。若疑朝
廷不相信將軍,之鈿願以全家百口擔保。何嫌何疑?何必又懷別念?請將軍三思!”

平日張獻忠對阮之鈿十分厭惡,只因時機不到,不肯給他過分難堪。今天正好
是個機會,再不用給他敷衍面子。他擠著一隻眼睛,以極其輕蔑的神氣望著知縣,
嘲笑說:
“噢,我說怎么搞的,清早起來,左眼不跳右眼跳,心想一定會有什麼重大的
事兒要發生,原來是老父母大人疑心我張獻忠要反!”隨即他向後一仰,靠在椅子
上放聲大笑,長鬍子散亂在寬闊的胸前。


阮之鈿突然脊背發涼,臉色灰白,慌忙站起,躬著身子說:“學生不敢。學生
不敢。之鈿是為將軍著想,深望將軍能為朝廷忠臣,國家於城,故不避冒昧,披瀝
進言。之鈿此心,可對天日,望將軍三思!”
“咱老張謝謝你的好意!我這個人是個大老粗,一向喜歡痛快,不喜歡說話轉
彎抹角,如今咱就跟你說老實話吧。話可有點粗,請老父母不要見怪。”
“好說。好說。”
“剛才你說什麼?你說我張獻忠前十年沒有做過好事,這一年投降朝廷才算是
走上正道?是不是這么說的?”
“是,是。學生之意……”
“你甭說啦,我的七品父母官!我對你說實話吧,前十年我張獻忠走的路子很
對,很對,倒是這一年走到茄棵里啦。你們朝廷無道,奸貪橫行,一個個披的人皮,
做的鬼事,弄得民不聊生,走投無路。咱老子率領百姓起義,殺貪官,誅強暴,替
天行道,為民除害,這路子能算不對?要跟著你們一道脧削百姓,才是正路?胡扯!”

“請將軍息怒。”阮之鈿兩腿發軟,渾身打顫說。
張獻忠把桌子一拍,跳了起來,指著知縣的鼻子說:“你這個‘老猛滋’,你
這個芝麻子兒大的七品知縣,也竟敢教訓老子!”
“學生不敢。學生實實不敢。”阮之鈿的聲音有點哆嗦,臉上冒汗,不敢抬頭。

獻忠又說:“這一年來,上自朝廷,下至你們這些地方官兒,對我老張操的什
么黑心,難道我不知道?既然朝廷相信咱張獻忠,為什麼不給關防?不發糧餉?沒
有糧餉,難道要我的將士們喝西北風活下去?哈哈,你以為咱老張稀罕朝廷的一顆
關防?咱老子才不稀罕!什麼時候老子高興,用黃金刻顆大印,想要多大刻多大,
比朝廷的關防闊氣得多,你們朝廷的關防,算個屬,不值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