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九章


無負孝廉方正①。
——谷邑小臣阮之鈾拜闕恭辭
──────────────
①孝廉方正——兩漢時候,朝廷取用人才,行的是地方薦舉制度。孝廉方正是
當時薦舉的科目。阮之鈿是薦舉出身,所以他在絕命詩中說“無負孝廉方正”。
──────────────
他只怕張獻忠退出谷城後,谷城的官紳士民沒有注意到他的盡節絕命詩,所以
把字型寫得很粗大,並寫在顯眼地方。由於心慌手顫,筆畫不免有點潦草,章法也
不能講究。到了深夜,他還是想逃出去,但知道前後院都有張獻忠派人把守,就打
消了這個念頭。
端陽節的第二天,即公元一六三九年六月六日,在明末農民戰爭史上是一個相
當重要的日子。天剛破曉,就有人遵照張獻忠的命令在大街小巷敲鑼,通知百姓在
兩天內遷出城去,免受官軍殘害。其實老百姓在昨晚就已經得到訊息,家家戶戶一
夜未眠,準備逃難。許多老太婆看見大亂來到眼前,把心愛的老母雞連夜宰殺,燉
燉讓全家吃了。從早晨開了城門起,老百姓就扶老攜幼,挑挑背背,推推拉拉,絡
繹出城。有的人把家口和東西運到船上,順水路逃走。有的人去鄉下叫來驢子、轎
子,向山中逃避。張獻忠下了嚴令:對於老百姓逃難用的船隻、車輛、牲口和轎子,
一概不準扣留,也不準取老百姓一針一線。
張獻忠天不明就出城去布置軍事,防備官軍進攻。回來以後,他吩咐人去請監
軍道張大經,並派人打開官庫,運走庫中銀錢,又打開監獄,放了囚犯。不大一會
兒,張大經坐著轎子來了。獻忠迎出二門,躬身施禮。張大經慌忙拉住他,喘著氣
說:
“敬軒將軍!學生雖然在此監軍,但一向待將軍不薄。今日將軍起義,學生不
敢相阻。區區微命,願殺願放,悉聽尊裁。”
獻忠哈哈大笑,連聲說:“哪裡話,哪裡話!日後還要多多借重哩!”走到廳
上,獻忠請張大經坐下,自己也在主位坐下,笑著問道:“張大人,朝廷無道,天
下離心,如蒙不棄,願意同咱張獻忠共圖大事,日後決不會對不起你。倘若你還是
想做明朝的官兒,俺張獻忠也不勉強,馬上送你離境。張大人,願意共圖大事么?”

張大經前幾天就已經風聞獻忠將要起事,只是他知道自己已經被獻忠暗中監視,
沒法逃出谷城。關於是盡節還是投降,他心中盤算了無數回,總是拿不定主意。如
今他明白獻忠說願意送他出境的話並非真心,如其死在刀下,妻子同歸於盡,不如
活下去,與獻忠共圖大事,也許還有出頭之日。倘若張獻忠兵敗,他不幸被官軍捉
獲,只要他一口咬死他是被張獻忠挾持而去,並未投賊,還可以說他自己幾次圖謀
自盡,都因賊中看守甚嚴,欲死不能,這樣,也許未必被朝廷判為死罪。目前上策
只有走著瞧,保住不死要緊。經獻忠逼著一問,他就站起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