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二章


他在心中又推敲一陣,覺得滿意,認為這“伯岩”可作為正名,又替自己起一個新
的表字叫做林泉。確定了新的名和字之後,他的心中好似了卻了一件麻煩的事兒,
覺得輕鬆。不一會兒,他便矇矓入睡。
李信恍恍惚惚正在行軍。湯夫人並沒有死,坐著一乘青布小轎,有時也騎著一
匹馴服的騸馬,隨同老營前進。不過她總是愁眉不展,念念不忘杞縣的家和湯府的
老父老母,也不習慣天天過行軍生活,有時不免暗中流淚。李信因為事情太多,不
能同她常在一起。今天黃昏,人馬宿營以後,李信回到老營,同湯夫人閒談旅途所
見。湯夫人寫出來今日在馬上吟成的一首七律給他,請他潤色,並請他和詩一首。
雖系戎馬倥傯,風塵僕僕,但往日夫妻唱和的樂趣尚未全失。只是他看了湯夫人的
詩以後,覺得過於悽惋,使他的心頭沉重。他正要勸慰,有人前來稟報,說有一大
群饑民來到老營門外,哀求放賑。果然他聽見很多老幼男女在營門外啼飢號寒,聲
音悽慘。他走出老營,百姓們圍著他跪在地上哭,求他救命。他的軍糧有限,不敢
拿軍糧散給饑民,但一時又想不出好的辦法。恰在這時,一個老僕人跑到他的跟前,
氣急敗壞地說:
“大爺不好了!大奶奶自盡了!”
李信猛一驚,出了一身冷汗,睜開眼睛,天尚未明。湯夫人給他詩看,眾百姓
啼飢號寒,種種情形,歷歷猶在目前。地上的火堆尚未熄滅,發出暗暗的紅光,偶
爾還發出木柴的爆烈聲,迸散幾點火星。自從湯夫人死後,他一直懷著極大的悲痛,
所以在行軍途中,今夜是第三次夢見了她。他想著想著,不禁在枕上熱淚奔涌。為
著免得天明忘記,他下了床,點上牛油蠟燭,將夢中湯夫人吟的詩寫在紙上,然後
又默誦一遍:

慘澹斜陽落淺崗,
鄉關回望更微茫。
朔風瑟瑟催征馬,
寒雁聲聲斷客腸。
繡戶珠簾留噩夢,
銀槍鼉鼓赴沙場。
不堪瘦影臨明鏡,
塵滿蛾眉鬢帶霜。

他披好斗篷,走到院中,仰視天空,東方尚未發白,下弦月斜掛屋角,繁星滿
天。大廟外,荒雞斷續啼叫,戰馬偶爾長嘶。他不肯驚動老營將士,走回屋去,坐
在火邊,等候天明,而心思不得不又縈繞在投奔李闖王這件事上。他因為很快就會
見到闖王,越發擔心闖王是否會以誠相待,是否真正胸懷大志,可以共圖大事,是
否果然是定天下的“命世之主”。萬一傳聞不實,他將怎么是好?越想他越疑慮重
重,沒法解脫。在極端愁悶中,他拿起來夢中湯夫人的詩重讀一遍,思索一陣,也
用“七陽韻”寫出七律一首:

落日昏昏下亂崗,
伏牛百望路茫茫。
揭竿未早輸陳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