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三章


繼續座戰,便趕緊鳴鑼收兵。
袁宗第和張鼐趕快督率生力軍,將大炮運上炮台,將炮台加固,又將沒有挖完
的壕溝全部挖好,防守的事情也布置得十分周密。
從下午開始,這尊大炮便不斷地朝著左營打炮,有的炮彈剛好落在中軍營,也
有的炮彈穿過中軍營落到更南邊的營寨中,炸傷了不少人馬,這給左營造成很大的
威脅,人人驚慌不安,許多人躲到壕溝裡面。炮火最猛烈時,連左良玉也不敢留在
大帳。他故作沉著,緩步躲到壕溝。直到天黑時,炮聲才漸漸稀疏。
由於左良玉的營盤成為義軍的炮火的主要目標,左良玉又親自督戰去搶奪炮台,
左營三天來所受的猜疑登時減少,對左良玉的謠言也平息了。然而這種變化已經挽
救不了官軍的敗局。從崇禎十三年冬天開始,李自成的部隊開始注意火器的重要。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張鼐的火器營成了一支進攻官軍的可怕力量。目前,炮台準備
就緒,很快就要對官軍猛烈進攻。
二十二日晚上丁啟睿又召集緊急會議,研究作戰方略。大家都沒有主意。楊文
岳仍然主張進攻。他心裡想:進攻縱然失敗,也不過是潰亂,比不進攻而自潰總要
好得多,至少朝廷不會治罪。但別的人都不同意,所以會議還是毫無結果。最後,
丁啟睿苦笑了一下,說:
“明天再議吧。”
到了半夜,左良玉通知他麾下所有參將以上的將領到他的大帳中聽令,並命令
他們嚴守機密,對於來大帳聽令的事,不許使別人知道。
將領們陸續到來,他們看見大帳外戒備森嚴,左良玉的標營親軍已經站好隊伍,
牽著馬等待出發。大家心裡忐忑不安,不知道將下什麼軍令。有一個將領輕輕地問
他的同事:
“是不是我軍要獨自殺開一條血路直趨開封城下?”
對方輕輕答道:“也許是,馬上就會知道了。”
所有來到的人都匆匆地走進大帳去了。外面一片寂靜,人馬無聲,只有繁星和
下弦月綴在天上,照得地下人影幢幢。在對面義軍營中還閃著火光。所有站在大帳
外面的騎兵和步兵都把心提得很高,不知道馬上如何出戰。
趁著眾將來到之前,左良玉從後邊走出大帳,獨自來到一個小土堆上,向對面
敵營瞭望。一群親隨兵將都站在土堆附近,大約在兩丈以外,不奉呼喚不敢走到他
的身邊。大家肅靜無聲,連輕微的咳嗽聲也不敢發出。每遇左良玉心情不佳或將要
做出重大決策時,他最討厭左右人打亂他的安靜,日久成了習慣。
今夜,他要決定的事情實在關係重大,也許算得是他一生中最大膽的一次決定。
像今夜這樣的決定,在賀人龍、李國奇、鄭嘉棟等大將都較容易,然而他和賀人龍
等大將不同。他在全國將領中聲望較高,兵力較強,目前人馬在十萬以上,他自己
受封為平賊將軍,麾下有總兵和副將職銜的將領成群,榮譽和權勢遠超出一般鎮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