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四十 志第十六



開平左屯衛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於七合營。永樂元年廢。距都司里。

開平右屯衛洪武二十九年置於軍台。永樂元年廢。距北平都司里。

開平中屯衛洪武二十九年置於沙峪。永樂元年二月徙治真定府,直隸後軍都督府。尋徙治灤州西石城廢縣。距都司里。

開平前屯衛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於偏嶺。永樂元年廢。距北平都司里。

開平後屯衛洪武二十九年八月置於石塔。永樂元年廢。距北平都司里。

興和守御千戶所(元隆興路,直隸中書省。皇慶元年十月改為興和路。)洪武三年為府,屬北平布政司。四年後,府廢。三十年正月置所。永樂元年二月直隸後軍都督府。二十年為阿魯台所攻,徙治宣府衛城,而所地遂虛。(東北有凌霄峰。南有威遠川。西有魚兒濼。又西有集寧路,元直隸中書省。西北有寶昌州,元屬興和路。又有高原縣,元為興和路治。洪武中俱廢。)距北平都司里。

寬河守御千戶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置。永樂元年二月徙治遵化縣,仍屬大寧都司。又僑置寬河衛於京師,直隸後軍都督府。(東南有寬河,一名豹河,下流經遷安縣西北,又東合於灤河。)距北平都司里。

宜興守御千戶所(元宜興縣,屬興州。致和元年八月升為宜興州。)洪武二年兼置衛,屬永平府。三年三月屬北平府。六月改衛為守御千戶所。五年七月,州廢,存所。永樂元年,所廢。距北平都司里。

南京《禹貢》揚、徐、豫三州之域。元以江北地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又分置淮東道宣慰使司(治揚州路)屬焉;江南地屬江浙等處行中書省。明太祖丙申年七月置江南行中書省。(治應天府。)洪武元年八月建南京,罷行中書省,以應天等府直隸中書省,衛所直隸大都督府。十一年正月改南京為京師。十三年正月己亥罷中書省,以所領直隸六部。癸卯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以所領直隸中軍都督府。永樂元年正月仍稱南京。統府十四,直隸州四,屬州十七,縣九十有七。(為里萬三千七百四十有奇。)北至豐、沛,(與山東、河南界。)西至英山,(與河南、湖廣界。)南至婺源,(與浙江、江西界。)東至海。距北京三千四百四十五里。

應天府(元集慶路,屬江浙行省。)太祖丙申年三月曰應天府。洪武元年八月建都,曰南京。十一年曰京師。永樂元年仍曰南京。(洪武二年九月始建新城,六年八月成。內為宮城,亦曰紫禁城,門六:正南曰午門,左曰左掖,右曰右掖,東曰東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宮城之外門六:正南曰洪武,東曰長安左,西曰長安右,東之北曰東華,西之北曰西華,北曰玄武。皇城之外曰京城,周九十六里,門十三:南曰正陽,南之西曰通濟,又西曰聚寶,西南曰三山,曰石城,北曰太平,北之西曰神策,曰金川,曰鍾阜,東曰朝陽,西曰清涼,西之北曰定淮,曰儀鳳。後塞鍾阜、儀鳳二門,存十一門。其外郭,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建,周一百八十里,門十有六:東曰姚坊、仙鶴、麒麟、滄波、高橋、雙橋,南曰上方、夾岡、鳳台、大馴象、大安德、小安德,西曰江東,北曰佛寧、上元、觀音。)領縣八。洪武二十六年編戶一十六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口一百十九萬三千六百二十。弘治四年,戶一十四萬四千三百六十八,口七十一萬一千三。萬曆六年,戶一十四萬三千五百九十七,口七十九萬五百一十三。

上元(倚。太祖丙申年遷縣治淳化鎮,明年復還舊治。東北有鐘山,山南有孝陵衛,洪武三十一年置。北有覆舟山。西北有雞鳴山、幕府山。又東北有攝山。東南有方山。北濱大江。東南有秦淮水,北流入城,又西出,入大江。又北有玄武湖。東有青溪,又有淳化鎮巡檢司。)

江寧(倚。南有聚寶山、牛首山。西南有三山、烈山、慈姥山。西濱大江。東北有靖安河。西南有大勝關、江寧鎮。東南有秣陵關。西有江東四巡檢司。北有龍江關,置戶分司於此。)

句容(府東。南有茅山。北有華山,秦淮水源於此。北濱大江。西北有龍潭巡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