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四十 志第十六



萬全都指揮使司(元順寧府,屬上都路。)洪武四年三月,府廢。宣德五年六月置司於此。領衛十五,(蔚州、延慶左、永寧、保全四衛俱設於本州縣,)守御千戶所三,(廣昌、美峪二所,亦設於本處,)堡五。東南距京師三百五十里。

宣府左衛(元宣德縣,為順寧府治。)洪武四年,縣廢。二十六年二月置衛,屬山西行都司。二十八年四月改為宣府護衛,屬谷王府。三十五年十一月罷宣府護衛,復置,徙治保定。永樂元年二月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還故治,改屬。(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建谷王府,永樂元年遷於湖廣長沙。西有灤河,源自炭山,下流入開平界。南有桑乾河,洋河東流入之。又有順聖川,延袤二百餘里,下流亦合於桑乾河。北有東西二城,其東城為順聖縣,元屬順寧府,西城為弘州,元屬大同路,洪武中俱廢。天順四年修築二城。又東北有大白陽、小白陽及龍門關等堡。東南有雞鳴驛堡。北有葛峪堡。西北有長峪口、青邊口、羊房等堡。)

宣府右衛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與左衛同城,屬山西行都司。二十八年四月改為宣府護衛,屬谷王府。三十五年十一月罷宣府護衛,復置,徙治定州。永樂元年二月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還故治,改屬。

宣府前衛 洪武二十六年置,治宣府城,屬山西行都司。永樂元年二月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改屬。

萬全左衛(元宣平縣,屬順寧府。)洪武四年,縣廢。二十六年二月置衛,屬山西行都司。三十五年徙治山西蔚州。永樂元年二月徙治通州,直隸後軍都督府,尋還故治。宣德五年改屬。(北有洋河,西海子自西來,流入之。又西北有沙城堡。西有會河堡。東有寧遠站堡。)東距都司六十里。

萬全右衛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置,與左衛同城,屬山西行都司。三十五年徙治山西蔚州。永元元年二月徙治通州,直隸後軍都督府。二年徙治德勝堡。宣德五年改屬。(北有翠屏山,又有野狐嶺。西北有西陽河,下流入灤河。東有張家口堡。西有新河口堡。北有膳房堡、上莊堡。西北有新開口、柴溝、洗馬林等堡。西南有渡口堡,又有西陽河堡。)東距都司八十里。

懷安衛(元懷安縣,屬興和路。)洪武三年屬興和府,改屬山西大同府,尋廢。二十六年二月置衛,屬山西行都司。永樂元年二月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改屬。(西北有花山。北有蕁麻嶺。南有水溝口河,東入於洋河。東北有威寧縣,元屬興和路,洪武中廢。又西有李信屯堡,嘉靖十六年置。)東距都司百二十里。

保全右衛 永樂十五年置於順聖川,直隸後軍都督府。十七年移治西沙城。二十年徙懷安城內。宣德五年六月改屬。

懷來衛(元懷來縣,屬龍慶州。)洪武二年屬永平府。三年三月屬北平府,尋廢。三十年正月置懷來守御千戶所。永樂十五年改為懷來左衛,明年曰懷來衛,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改屬。(北有螺山,或雲即滏山也。東南有媯川。西有沽河。又西南有土木堡。東南有榆林堡,又有殷繁水。)西北距都司百五十里。

延慶右衛 本隆慶右衛,永樂二年置於居庸關北口,直隸後軍都督府。宣德五年六月來屬,徙治懷來城。隆慶元年更名。

開平衛 本獨石堡,宣德五年築。六月自開平故城移衛,置於此。(東有東山,韭菜川出焉,經城南,與氈帽山水合。又南有獨石水,下流合於龍門川。南有半壁店、貓兒峪等堡。東北有清泉堡。)西南距都司三百里。

龍門衛 宣德六年七月置於故龍門縣。(東有紅石山,紅石水出焉,下流合於龍門川。西有大松山。北有洗馬嶺。西北有金家莊堡。東有三岔口堡。)西距都司百二十里。

興和守御千戶所 永樂二十年自興和舊城徙宣府城內。宣德五年六月改屬。

龍門守御千戶所 宣德六年七月置於李家莊。(西有西高山。東有白河。北有牧馬堡。東有寧遠堡。東北有長伸地、滴水涯等堡。東南有樣田堡。)西南距都司二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