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雜篇第二十四徐無鬼



〔一〕“然則”二字,據集釋本補。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釋文:“慢,本亦作漫。‘郢人' ,漢書音義作‘獿人',服虔曰:‘獿人,古之善塗塈者,施廣領大袖以仰塗,而領袖不汙,有小飛泥誤著其鼻,因令匠石揮斤而斫之。'獿音饒,韋昭乃回反。” 成云:“堊,白善土也。漫,汙也。”案:聽而斫之,祇是放手為之之義。當局本極審諦,旁人見若不甚經心,故雲聽耳。而郭象以為“暝目恣手”,失之遠矣。石,匠人名。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宣云:“質,施技之地,謂郢人也。”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夫子,謂惠。莊、惠行事不同,而相投契,惠死而莊無可與縱言之人,是以歎也。

管仲有病,桓公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列子力命篇作“疾矣”,言病甚也。可不謂雲,力命篇作“可不諱雲”,言不可複諱而不言也。“謂”字誤。至於大病,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管仲曰:“ 公誰欲與?”公曰:“鮑叔牙。”曰:“不可。其為人,潔廉善士也,其於不己若者不比之;不似己清潔者不與為友,嫉惡太嚴也。力命篇作“不比之人”,不以人比數也。下文“又”字,蓋“人”字之誤。又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念舊惡。使之治國,上且鉤乎君,釋文:“鉤,反也。亦作拘。”宣云:“亦逆意。”下且逆乎民。其得罪於君也,將弗久矣。”公曰:“然則孰可?”對曰:“勿已,則隰朋可。其為人也,上忘而下畔,力命篇“畔”上有“不”字,是。此脫。宣云:“上忘者,不自矜其能,故在己上者與之相忘。下不畔者,泛愛眾,故在己下者不忍畔之。” 張湛註:“居高而自忘,則不憂下之離畔。”愧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張註:“慚其道之不及聖,矜其民之不逮己,故能無棄人也。”以德分人謂之聖,以財分人謂之賢。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臨人而自賢,人所不與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張註:“與物升降者,物必歸。”其於國有不聞也,其於家有不見也。宣云:“不事察察。”勿已,則隰朋可。”

吳王浮於江,登乎狙之山。眾狙見之,恂然棄而走,逃於深蓁。成云:“恂,怖懼。蓁,棘叢。”有一狙焉,委蛇攫□,見巧乎王。釋文:“□,本又作搔,素報反。徐本作□,七活反。司馬本作條。”成云:“委蛇,從容。攫□,騰擲也。” 王射之,敏給搏捷矢。俞云:“ 敏、給二字同義。後漢酈炎傳〔一〕‘言論給捷',李註:‘ 給,敏也。'敏給當以狙言,謂狙性敏給,能搏接矢也。舊注以敏給屬王射言,非。捷、接古字通。”王命相者趨射,狙執死。司馬云:“相,佐王獵者也。執死,見執而死也。”王顧謂其友顏不疑曰:“ 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捷也。 以敖予,敖、傲同。以至此殛也。殛,死也。戒之哉!嗟乎,無以汝色驕人哉!”色,猶言意態。 顏不疑歸而師董梧,釋文:“董梧,有道者也。”以助其色,釋文:“助,本亦作鋤。”成云:“除去也。”去樂辭顯,屏去聲樂,辭謝榮顯。三年而國人稱之。

〔一〕“傳”原誤“注”,據後漢書改。

南伯子綦隱幾而坐,仰天而噓。南伯,即南郭,伯、郭聲近通用字。事又見齊物論篇,“ 幾”作“機”。顏成子入見曰:“夫子,物之尤也。宣云:“言其出類拔萃。”案:齊物論篇作“何居乎”。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齊物論篇作“槁木”,庚桑楚篇作“槁木之枝”。此與知北遊作“槁骸”,猶言槁枝也。以下異。曰:“吾嘗居山穴之中矣。當是時也,田禾一睹我,而齊國之眾三賀之。釋文:“齊君尊德,故國人慶之。”盧云:“田禾,即齊太公和。”我必先之,彼故知之;我必賣之,彼故鬻之。我名先著,彼乃知之,是我賣而彼鬻之也。若我而不有之,自有其名。彼惡得而知之?若我而不賣之,彼惡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喪者,宣云:“ 逐外喪真。”吾又悲夫悲人者,宣云:“又自喪也。”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宣云:“亦自喪也。”其後而日遠矣。”宣云:“眾心盡遣,乃有此槁木死灰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