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集解》內篇第六大宗師



意而子見許由,許由曰:“堯何以資汝?”成云:“意而,古之賢人。”郭云:“資者,給濟之謂。 ”意而子曰:“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成云:“必須己身服行,亦複明言示物。”許由曰:“而奚為來軹?而,汝也。軹同只。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宣云:“如加之以刑然。”汝將何以遊夫遙蕩、恣睢、轉徙之途乎?”成云:“恣睢,縱任也。轉徙,變化也。”案:言汝既為堯所誤,何以遊乎逍遙放蕩、縱任變化之境乎?意而子曰:“雖然,吾願游於其藩。”宣云:“言雖不能遵途,願涉其藩籬。”許由曰:“ 不然。夫盲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瞽者無以與乎青黃黼黻之觀。”意而子曰:“夫無莊之失其美,成云:“無莊,古之美人,為聞道,故不復莊飾,而自忘其美色。”據梁之失其力,成云:“據梁,古之多力人,為聞道守雌故,失其力。”黃帝之亡其知,成云:“黃帝有聖知,亦為聞道,故能亡遣其知。”皆在鑪捶之間耳。釋文:“捶,本又作錘。”成云:“鑪,灶也。錘,鍛也。三人以聞道契真,如器物假鑪冶打鍛,以成用耳。” 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宣云:“乘,猶載也。黥劓則體不備,息之補之,複完成矣。天今使我遇先生,安知不使我載一成體以相隨邪?”許由曰:“噫!未可知也。我為汝言其大略。吾師乎!吾師乎!□萬物而不為義,澤及萬世而不為仁,司馬云:“□,碎也。”盧文弨云:“說文作□,亦作□。隸省作□。”成云:“ 素秋霜降,碎落萬物,非有心斷割而為義。青春和氣,生育萬物,非有情恩愛而為仁。” 長於上古而不為老,成云:“萬象之前,先有此道,而日新不窮。”案:語又見前。覆載天地、刻雕眾形而不為巧。成云:“ 天覆地載,以道為原,眾形雕刻,鹹資造化,同稟自然,故巧名斯滅。”此所遊已。”宣云:“應上游。”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複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複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司馬雲“坐而自忘其身。”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成云:“墮,毀廢。黜,退除。”離形去知,宣云:“總上二句。”同於大通,成云:“冥同大道。”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宣云:“無私心。”化則無常也。宣云:“無滯理。”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爾誠賢乎!吾亦願學。極贊以進回。

子輿與子桑友,而霖雨十日。雨三日以往為霖。子輿曰:“子桑殆病矣!”裹飯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門,則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聲,而趨舉其詩焉。崔云:“不任其聲,憊也。”成云:“趨,卒疾也。”子輿入,曰:“子之歌詩,何故若是?”成云:“歌詩似有怨望,故驚怪問其所由。”曰:“ 吾思乎使我至此極者而弗得也。父母豈欲吾貧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豈私貧我哉?求其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極者,命也夫!”知命所為,順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