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是年,晉公子重耳過宋,襄公以傷於楚,欲得晉援,厚禮重耳以馬二十乘。【集解】:服虔曰:“八十匹。”
十四年夏,襄公病傷於泓而竟卒,【索隱】:按:春秋戰於泓在僖二十三年,重耳過宋及襄公卒在二十四年。今此文以重耳過與傷泓共歲,故云“是年”。又重耳過與宋襄公卒共是一歲,則不合更雲“十四年”。是進退俱不合於左氏,蓋太史公之疏耳。子成公王臣立。
成公元年,晉文公即位。三年,倍楚盟親晉,以有德於文公也。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於晉。五年,晉文公救宋,楚兵去。九年,晉文公卒。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十六年,秦穆公卒。
十七年,成公卒。【正義】:年表雲公孫固殺成公。成公弟御殺太子及大司馬公孫固【正義】:世本云:“宋莊公孫名固,為大司馬。”而自立為君。宋人共殺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正義】:年表雲宋昭元年。杵臼,襄公之子。徐廣曰:“一雲成公少子。”是為昭公。
昭公四年,宋敗長翟緣斯於長丘。【集解】:魯世家雲宋武公之世,獲緣斯於長丘。今雲此時,未詳。【索隱】:徐廣曰:“魯系家雲宋武公之代,獲緣斯於長丘,今雲此時未詳”者,春秋文公十一年,魯敗翟於鹹,獲長狄緣斯於長丘,齊系家惠公二年,長翟來,王子城父攻殺之,此並取左傳之說,載於諸國系家,今考其年歲亦頗相協。而魯系家雲武公,此雲昭公,蓋此“昭”當為“武”,然前代雖已有武公,此杵臼當亦謚武也。若將不然,豈下五系公子特為君,又合謚昭乎?七年,楚莊王即位。
九年,昭公無道,國人不附。昭公弟鮑革【集解】:徐廣曰:“一無‘革’字。”賢而下士。先,襄公夫人慾通於公子鮑,不可,【集解】:服虔曰:“襄公夫人,周襄王之姊王姬也。不可,鮑不肯也。”乃助之施於國,◇正義施,貳是反。襄夫人助公子鮑布施恩惠於國人也。因大夫華元為右師。◇正義公子鮑因華元請,得為右師。華元,戴公五代孫,華督之曾孫也。昭公出獵,夫人王姬使衛伯攻殺昭公杵臼。弟鮑革立,是為文公。
文公元年,晉率諸侯伐宋,責以弒君。聞文公定立,乃去。二年,昭公子因文公母弟須與武、繆、戴、莊、桓之族為亂,文公盡誅之,出武、繆之族。【集解】:賈逵曰:“出,逐也。”
四年春,楚命鄭伐宋。宋使華元將,鄭敗宋,囚華元。華元之將戰,殺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集解】:左傳曰御羊斟也。故怨,馳入鄭軍,故宋師敗,得囚華元。宋以兵車百乘文馬四百匹【集解】:賈逵曰:“文,貍文也。”王肅曰:“文馬,畫馬也。”【正義】:按:文馬者,裝飾其馬。四百匹,用牽車百乘,遺鄭贖華元也。又雲文馬赤鬣縞身,目如黃金。贖華元。未盡入,華元亡歸宋。
十四年,楚莊王圍鄭。鄭伯降楚,楚復釋之。
十六年,楚使過宋,宋有前仇,執楚使。九月,楚莊王圍宋。十七年,楚以圍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無食,華元乃夜私見楚將子反。子反告莊王。王問:“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集解】:何休曰:“析破人骨也。”易子而食。”莊王曰:“誠哉言!我軍亦有二日糧。”以信故,遂罷兵去。
二十二年,文公卒,子共公瑕立。始厚葬。君子譏華元不臣矣。
共公十年,華元善楚將子重,又善晉將欒書,兩盟晉楚。十三年,共公卒。華元為右師,魚石為左師。司馬唐山攻殺太子肥,欲殺華元,華元餎晉,魚石止之,至河乃還,【集解】:皇覽曰:“華元冢在陳留小黃縣城北。”誅唐山。乃立共公少子成,是為平公。【集解】:左傳曰魚石餎楚。
平公三年,楚共王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師魚石。四年,諸侯共誅魚石,而歸彭城於宋。三十五年,楚公子圍弒其君自立,為靈王。四十四年,平公卒,子元公佐立。
元公三年,楚公子棄疾弒靈王,自立為平王。八年,宋火。十年,元公毋信,詐殺諸公子,大夫華、向氏作亂。楚平王太子建來餎,見諸華氏相攻亂,建去如鄭。十五年,元公為魯昭公避季氏居外,為之求入魯,行道卒,子景公頭曼【索隱】:音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