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晉泰康起居注》二十一卷(李軌撰。)

《晉元康起居注》一卷(梁有《永平、元康、永寧、起居注》六卷,又有《惠帝起居注》二卷,《永嘉、建興起居注》十三卷,亡。)

《晉建武、大興、永昌起居注》九卷(梁有二十卷。)

《晉元康起居注》一卷

《晉鹹和起居注》十六卷(李軌撰。)

《晉鹹康起居注》二十二卷

《晉建元起居注》四卷

《晉永和起居注》十七卷(梁有二十四卷。)

《晉昇平起居注》十卷

《晉隆和、興寧起居注》五卷

《晉鹹安起居注》三卷

《晉泰和起居注》六卷(梁十卷。)

《晉寧康起居注》六卷

《晉泰元起居注》二十五卷(梁五十四卷。)

《晉隆安起居注》十卷

《晉元興起居注》九卷

《晉義熙起居注》十七卷(梁三十四卷。)

《晉元熙起居注》二卷

《晉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宋北徐州主簿劉道會撰。梁有三百二十二卷。)

《流別起居注》三十七卷(梁有《晉宋起居注鈔》五十一卷,《晉宋先朝起居注》二十卷,亡。)

《宋永初起居注》十卷

《宋景平起居注》三卷

《宋元嘉起居注》五十五卷(梁六十卷。)

《宋孝建起居注》十二卷

《宋大明起居注》十五卷(梁三十四卷,又有《景和起居注》四卷,《明帝在蕃注》三卷,亡。)

《宋泰始起居注》十九卷(梁二十三卷。)

《宋泰豫起居注》四卷(梁有《宋元徽起居注》二十卷,《升明起居注》六卷,亡。)

《齊永明起居注》二十五卷(梁有三十四卷,又有《建元起居注》十二卷,《隆昌、延興、建武起居注》四卷,《中興起居注》四卷,亡。)

《梁大同起居注》十卷

《後魏起居注》三百三十六卷

《陳永定起居注》八卷

《陳天嘉起居注》二十三卷

《陳天康、光大起居注》十卷

《陳太建起居注》五十六卷

《陳至德起居注》四卷

《後周太祖號令》三卷

《隋開皇起居注》六十卷

《南燕起居注》一卷

右四十四部,一千一百八十九卷。

起居注者,錄紀人君言行動止之事。《春秋傳》曰:"君舉必書。書而不法,後嗣何觀?"《周官》:內史掌王之命,遂書其副而藏之,是其職也。漢武帝有《禁中起居注》,後漢明德馬後撰《明帝起居注》,然則漢時起居,似在宮中,為女史之職。然皆零落,不可復知。今之存者,有漢獻帝及晉代已來《起居注》,皆近侍之臣所錄。晉時,又得《汲冢書》,有《穆天子傳》,體制與今起居正同,蓋周時內史所記王命之副也。近代已來,別有其職,事在《百官志》。今依其先後,編而次之。其偽國起居,唯《南燕》一卷,不可別出,附之於此。

《漢武帝故事》二卷

《西京雜記》二卷

《漢魏吳蜀舊事》八卷

《晉朝雜事》二卷

《晉宋舊事》一百三十五卷

《晉要事》三卷

《晉故事》四十三卷

《晉建武故事》一卷

《晉鹹和、鹹康故事》四卷(晉孔愉撰。)

《晉修復山陵故事》五卷(車灌撰。)

《交州雜事》九卷(記士燮及陶璜事。)

《晉八王故事》十卷

《晉四王起事》四卷晉廷尉盧綝撰。

《大司馬陶公故事》三卷

《郄太尉為尚書令故事》三卷

《桓玄偽事》三卷

《晉東宮舊事》十卷

《秦漢已來舊事》十卷

《尚書大事》二十卷(范汪撰。)

《沔南故事》三卷(應思遠撰。)

《天正舊事》三卷(釋撰,亡名。)

《皇儲故事》二卷

《梁舊事》三十卷(內史侍郎蕭大圜撰。)

《東宮典記》七十卷(左庶子宇文愷撰。)

《開業平陳記》二十卷

右二十五部,四百四卷。

古者朝廷之政,發號施令,百司奉之,藏於官府,各修其職,守而弗忘。《春秋傳》曰"吾視諸故府",則其事也。《周官》:御史掌治朝之法,太史掌萬民之約契與質劑,以逆邦國之治。然則百司庶府,各藏其事,太史之職,又總而掌之。漢時,蕭何定律令,張蒼制章程,叔孫通定儀法,條流派別,制度漸廣。晉初,甲令已下,至九百餘卷,晉武帝命車騎將軍賈充,博引群儒,刪采其要,增律十篇。其餘不足經遠者為法令,施行制度者為令,品式章程者為故事,各還其官府。搢紳之士,撰而錄之,遂成篇卷,然亦隨代遺失。今據其見存,謂之舊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