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八



《漢官解詁》三篇(漢新汲令王隆撰,胡廣注。)

《漢官》五卷(應劭注。)

《漢官儀》十卷(應劭撰。)

《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二卷(漢衛尉蔡質撰。梁有《荀攸魏官儀》一卷,《韋昭官儀職訓》一卷,亡。)

《晉公卿禮秩故事》九卷(傅暢撰。)

《晉新定儀注》十四卷(梁有徐宣瑜《晉官品》一卷,荀綽《百官表注》十六卷,乾寶《司徒儀》一卷,宋《職官記》九卷,晉《百官儀服錄》五卷,大興二年《定官品事》五卷,《百官品》九卷,亡。)

《百官階次》一卷

《齊職儀》五十卷(齊長水校尉王珪之撰。梁有王珪之《齊儀》四十九卷,亡。)

《齊職儀》五卷

《梁選簿》三卷(徐勉撰。)

《梁勛選格》一卷

《職官要錄》三十卷(陶撰。)

《梁官品格》一卷

《百官階次》三卷

《新定將軍名》一卷

《吏部用人格》一卷

《官族傳》十四卷(何晏撰。)

《百官春秋》五十卷(王秀道撰。)

《百官春秋》二十卷

《魏晉百官名》五卷

《晉百官名》三十卷

《晉官屬名》四卷

《陳百官簿狀》二卷

《陳將軍簿》一卷

《新定官品》二十卷(梁沈約撰。)

《梁尚書職制儀注》四十一卷

《職令古今百官注》十卷(郭演撰。)

右二十七部,三百三十六卷。(通計亡書,合三十六部,四百三十三卷。)

古之仕者,名書於所臣之策,各有分職,以相統治。《周官》:冢宰掌建邦之六典,而御史數凡從正者。然則冢宰總六卿之屬,以治其政,御史掌其在位名數,先後之次焉。今《漢書百官表》列眾職之事,記在位之次,蓋亦古之制也。漢末,王隆、應劭等,以《百官表》不具,乃作《漢官解詁》、《漢官儀》等書。是後相因,正史表志,無復百僚在官之名矣。搢紳之徒,或取官曹名品之書,撰而錄之,別行於世。宋、齊已後,其書益繁,而篇卷零疊,易為亡散;又多瑣細,不足可紀,故刪。其見存可觀者,編為職官篇。

《漢舊儀》四卷(衛敬仲撰。梁有衛敬仲《漢中興儀》一卷,亡。)

《晉新定儀注》四十卷(晉安成太守傅瑗撰。)

《晉雜儀注》十一卷

《晉尚書儀》十卷

《甲辰儀》五卷(江左撰。)

《封禪儀》六卷

《宋儀注》十卷

《宋儀注》二十卷

《宋尚書雜注》十八卷本二十卷。

《宋東宮儀記》二十三卷(宋新安太守張鏡撰。)

《徐爰家儀》一卷

《東宮新記》二十卷(蕭子云撰。)

《梁吉禮儀注》十卷(明山賓撰。)

《梁賓禮儀注》九卷(賀緌撰。案:梁明山賓撰《吉儀注》二百六卷,錄六卷;嚴植之撰《凶儀注》四百七十九卷,錄四十五卷;陸璉撰《軍儀注》一百九十卷,錄二卷;司馬襲撰《嘉儀注》一百一十二卷,錄三卷。並亡。存者唯《士》、《吉》及《賓》,合十九卷。)

《皇典》二十卷(梁豫章太守丘仲孚撰。)

《雜凶禮》四十二卷

《政禮儀注》十卷(何胤撰。梁有何胤《士喪儀注》九卷,亡。)

《雜儀注》一百八十卷

《陳尚書雜儀注》五百五十卷

《陳吉禮》一百七十一卷

《陳賓禮》六十五卷

《陳軍禮》六卷

《陳嘉禮》一百二卷

《後魏儀注》五十卷

《後齊儀注》二百九十卷

《雜嘉禮》三十八卷

《國親皇太子序親簿》一卷

《隋朝儀禮》一百卷(牛弘撰。)

《大漢輿服志》一卷(魏博士董巴撰。)

《魏晉謚議》十三卷(何晏撰。)

《汝南君諱議》二卷

《決疑要注》一卷(摯虞撰。)

《車服雜注》一卷(徐廣撰。)

《禮儀制度》十三卷(王逡之撰。)

《古今輿服雜事》二十卷(梁周遷撰。)

《晉鹵簿圖》一卷

《鹵簿儀》二卷

《陳鹵簿圖》一卷

《齊鹵簿儀》一卷

《諸衛左右廂旗圖樣》十五卷

《內外書儀》四卷(謝元撰。)

《書儀》二卷(蔡超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