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九下(原闕 今照四庫全書本增補)



廣德二年春夏旱。言事者雲。太祖景皇帝。追封於唐。高祖實受命之祖。百神受職。合依高祖。今不得配享天地。所以神不降福。以致愆陽。代宗疑之。詔百寮會議。太常博士獨孤及獻議曰。禮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凡受命始封之君。皆謂太祖。繼太祖已下六廟。則以親盡迭毀。而太祖之廟。雖百代不遷。此五帝三王所以尊祖敬宗也。故受命於神宗。禹也。而夏後氏祖顓頊而郊鯀。纘禹黜夏。湯也。而殷人郊冥而祖契。革命作周。武王也。而周人郊稷而祖文王。則明自古必以首封之君。配昊天上帝。惟漢氏崛起豐沛。豐公太公。無位無功。不可以為祖宗。故漢以高皇帝為太祖。其先細微也。非足為後代法。伏惟太祖景皇帝。以柱國之任。翼周弼魏。肇啟王業。建封於唐。高祖因之。以為有天下之號。天所命也。亦如契之封商。后稷之封邰。禘郊祖宗之位。宜在百代不遷之典。郊祀太祖。宗祀高祖。猶周之祖文王而宗武王也。今若以高祖創業。當躋其祀。是棄三代之令典。尊漢氏之末制。黜景皇帝之大業。同豐公太公之不祀。反古違道。失孰大焉。夫追尊景皇。廟號太祖。高祖太宗。所以崇尊之禮也。若配天之位既異。則太祖之號宜廢。祀之不修。廟亦當毀。尊祖報本之道。其墜於地乎。漢制擅議宗廟。以大不敬論。今武德貞觀。憲章未改。國家方將敬祀事。和神人。禘郊之間。恐非所宜。臣謹稽禮文。參諸往制。請仍舊典。竟依歸崇敬等議。以太祖配享天地焉。(禮儀志。)

廣德二年正月十六日。禮儀使杜鴻漸奏。郊太廟大禮。其祝文自今已後。請依唐禮。板上墨書。其玉簡金字者。一切停廢。如允臣所奏。望編為例程。敕曰。宜行用竹簡。(禮儀志。)

廣德二年二月癸酉。上親薦獻太清宮。乙亥。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即日還宮。(代宗紀。)

永泰二年。禮儀使太常卿杜鴻漸奏。冬至祀昊天上帝。夏至祀皇地祇。請以太祖景皇帝配饗。孟春祈谷。祀昊天上帝。孟冬祀神州。請以高祖配饗。孟夏雩。祀昊天上帝。請以太宗配饗。季秋大享明堂。祀昊天上帝。請以肅宗配饗。臣與禮官學士。憑據經文。事皆明著。德音詳定。久未施行。敕旨依。(通典。)

大曆五年冬十一月庚寅。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 七年冬十一月辛卯。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不視朝。 八年冬十一月辛丑。日長至。不視朝。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 十一年冬十一月丙辰。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不受朝賀。 十三年冬十一月丁卯。日長至。命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不視朝。(冊府元龜。)

大曆十三年十一月丁卯。日長至。有司祀昊天上帝於南郊。上不視朝故也。(舊唐書代宗本紀。)

貞元元年十一月癸卯。上親祀昊天上帝於圜丘。時河中渾瑊。澤潞李抱真。山南嚴震。同華駱元光。邠寧韓游瑰。鄜坊唐朝臣。奉誠康日知等大將侍祠郊壇。畢。還宮。御丹鳳樓。大赦天下。(德宗本紀。)

崔縱傳。貞元元年。天子郊見。為大禮使。歲旱。用屈縱撙裁文物。儉而不陋。

貞元元年十一月十一日。德宗親祀南郊。有司進圖。敕付禮官詳酌。博士柳冕奏曰。開元定禮。垂之不刊。天寶改作。起自權制。此皆方士謬妄之說。非禮典之文。請一準開元禮。從之。(禮儀志。)

六年九月己卯。詔十一月八日。有事於南郊太廟。行從官吏將士等。一切並令自備食物。其諸司先無公廚者。以本司闕職物充。其王府官。度支量給廩物。其儀仗禮物。並仰御史撙節處分。十月己亥。文武百寮。京城道俗。抗表請上徽號。上曰。朕以春夏亢旱。粟麥不登。朕精誠祈禱。獲降甘雨。既致豐穰。告謝郊廟。朕倘因禋祀而受徽號是有為為之。勿煩固請也。十一月庚午。日南至。上親祀昊天上帝於郊丘。禮畢還宮。御丹鳳樓。宣赦。見禁囚徒。減罪一等。立仗將士及諸軍兵。賜十八萬段匹。(德宗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