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唐會要卷十上(原闕 今照四庫全書本增補)



開元十一年。上將還西京。便幸并州。兵部尚書張說進言曰。陛下今因行幸。路由河東。有漢武后土之祀。此禮久闕。歷代莫能行之。願陛下紹斯墜典。以為三農祈谷。此誠萬姓之福。至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祠后土於汾陰睢上。太史奏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祥風繞壇。日揚其光。(初有司奏修壇。掘地獲古銅鼎二。其大者容四升。小者容一升。色皆青。又獲古磚。長九寸。有篆書千秋萬歲字。及長樂未央字。又有赤免見於壇側。舊祠堂為婦人素像。則天時移河西梁山神素像。就祠中配焉。至十一年。有司遷梁山神像於祠外之別室焉。詔以中書令張嘉貞為壇場使。將作少監張景為壇場副使。張說為禮儀使。見文獻通考。)

開元二十年九月乙巳。中書令蕭嵩等。奏上開元新禮。十一月庚午。祀后土於睢上。大赦天下。(舊唐書元宗本紀。)

開元二十年十一月庚申。如汾陰。祠后土。(唐書元宗本紀。)

開元二十年。車駕欲幸太原。中書令蕭嵩上言云。十一年親祀后土。自是神明昭佑。累年豐登。有祈必報。禮之大者。且漢武親祠睢上。前後數回。伏請準舊事。至后土行報賽之禮。上從之。至十一月二十一日。祀后土於睢上。其文曰。恭惟坤元。道昭品物。廣大茂育。暢於生成。庶憑休和。惠及黎獻。博厚之位。澳在汾陰。肅恭時巡。用昭舊典。敬以琮幣犧牲。粢盛庶品。備茲瘞禮。式展誠愨。睿宗皇帝配神作主。禮畢。令所司刊石於祠所。上自為文。(文獻通考。)

開元二十年。蕭嵩為中書令。改撰新禮。祀地一歲有二。(舊唐書禮儀志。)

祭地儀。夏至日。祭皇地祇於方丘壇上。以高祖神堯皇帝配座。(每座籩豆各十二。簠簋篚俎各一。百七十二座。)祭神州地祇於壇第一等。(籩豆各四。余如上也。)祭五嶽。四鎮。四海。四瀆。五山。五川。五林。五澤。五邱。五陵。五墳。五衍。五原。五隰。於內壝之外。各依方面。(每座籩豆各一。簠簋篚俎各一。皆準舊禮為定。)立冬後。祭神州地祇於北郊。以太宗文武聖皇帝配座。(每座籩豆各十二。簠簋篚俎各一也。文獻通考。)

舊樂用姑洗三成。準周禮雲。函鍾之均八變。則地祇皆降。可得而禮。鄭元雲。祭地有二。一是大地崑崙為皇地祇。則宗伯黃琮所祭者。二是帝王封城內之神州。則兩圭有邸所祭者。後禮則不立神州之祀。今依前禮為定。既曰地祇。其樂合用函鍾之均八變。(文獻通考。)

皇帝夏日至。祭方丘儀。(后土同。孟冬祭神州及攝事並附。)

齋戒。 前祭七日。戒誓。皇帝服袞冕。前祭二日。太尉告高祖神堯皇帝廟。如常告之儀。(告以配神作主。)孟冬。祭神州則告太宗文武聖皇帝廟。余並如圜丘之儀。

陳設。 前祭三日。尚舍直長施大次於外壝東門之外道北。南向。(攝事。衛尉設祭官公卿以下次於東壝外道南。北向西上。)尚舍奉御鋪御座。衛尉設文武侍臣次於大次之後。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俱南向。設祭官次於東壝之外道南。北向西上。三師於南壝之外道東。諸王於三師之南。俱西向北上。文官九品以上於祭官之東。北向西上。介公酅公。於南壝之外道西。東向。諸州使人。東方南方於諸王東南。西向。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西南。東向。皆北上。諸國之客。東方南方於諸州使人之南。西向。西方北方於諸州使人之南。東向。皆北上。武官三品以下。七品以上。於西壝之外道南。北向東上。(褒聖侯於文官三品以下。攝事無御座以下至此儀。)設陳饌幔於內壝東門西門之外道。北面南向。(壇上及神州東方南方之饌。陳於東門外。西向。西方北方之饌。陳於西門外。東向。神州無西門之饌。)前祭二日。太樂令設宮懸之樂於壇南內壝之外。樹靈鼓於北懸之內道之左右。余如圜丘儀。又為瘞坎於壇之壬地。內壝之外方。深取足容物。南出陛。前祭一日。奉禮設御位。(攝事無御位。)於壇之東南。西向。設望瘞位於壇西南。當瘞坎北向。設祭官公卿位於內壝東門之外道南。分獻官於公卿之南。執事者位於其後。每等異位。俱重行西向北上。設御史位於壇上。正位於東南隅。西向。副位西南隅。東向。設奉禮位於樂懸東北。贊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北上。設奉禮讚者位於瘞坎西南。東向南上。設協律郎位於壇上南陛之西。東向。設太樂令位於北懸之間。當壇北向。設從祭之官。三師位於懸南道東。諸王位於三師之東。俱北向西上。介公酅公位於道西。北向東上。文官從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執事之南。每等異位。重行西向。武官三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西方。當文官。每等異位。重行東向。皆北上。諸州使人位。東方南方於諸王東南。重行北面西上。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西南。重行北面東上。設諸國客使位於內壝南門之外。東方南方於諸州使人之東。每國異位。重行北面西上。西方北方於諸州使人之西。每國異位。重行北面東上。(攝事無三師以下至此儀。)設門外位。祭官公卿以下。皆於東壝之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北面西上。三師位於南壝之外道東。諸王於三師之南。俱西向。介公酅公於道西東向。皆北上。文官從一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東壝之外。祭官之南。每等異位。重行北面西上。武官三品以下。九品以上。位於西壝之外道南。每等異位。重行北面東上。諸州使人位。東方南方於諸王東南。重行西面。西方北方於介公酅公西南。重行東面。俱北上。設諸國客位。東方南方於諸州使人之南。每國異位。重行西面。西方北方於諸州使人之南。每國異位。重行東面。皆北上。(攝事無三師以下至此儀。)牲榜於東壝之外。當門西向。黃牲一居前。又黃牲一在北。少退。元牲一在南。少退。設廩犧令位於牲西南。祝史陪其後。俱北向。設諸太祝位於牲東。各當牲後。祝史陪其後。俱西向。設太常卿省牲位於牲前。近北南向。設皇地祇酒尊於壇之上下。太尊二。著尊二。犧尊二。罍一。在壇上東南隅。北向。象尊二。壺尊二。山罍一。在壇下。皆於南陛之東。北向。俱西上。設配帝著尊二。犧尊二。象尊二。罍一。在壇上。皆於皇地祇酒尊之東。北向西上。(孟冬北郊酒尊。於神州酒尊之東。同夏至之儀。)神州太尊二。在第一等。每方岳鎮海瀆。俱山尊二。山林川澤。俱蜃尊二。丘陵墳衍原隰。俱概尊二。凡尊各設於神位之左。而右向。(神州以上之尊。置於坫。以下之尊。俱藉以席。皆加勺羃。設爵於尊下。孟冬儀壇上之尊。置於壇坫。以下之尊。藉以席。)設御洗及設玉幣之篚等。並如圜丘儀。(孟冬祭同。)祭日。未明五刻。太史令郊社令各服其服。帥其屬升。設皇地祇神座於壇上北方。南向。席以 秸。設高祖神堯皇帝神座(孟冬神州。則設太宗文武聖皇帝神座。)於東方。西向。席以莞。設神州地祇神座於第一等。東南方。席以 秸。又設岳鎮海瀆以下之座於內壝之內。各於其方。皆有原隰丘陵墳衍之座。又設中嶽以下之座於壇之西南。俱內向。自神州以下六十八位席。皆以莞設神位。各於座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