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卷一百六十二 兵十五



若逆風來,應氣旁勃,牙旗折,陰不見日,旌旗激揚,敗候也。

若雲氣從敵所來,終日不止,吾軍不可出,出則不利。若風氣俱來,此為敗候,在急也。

凡敵上氣色如馬肝,如死灰,或類偃蓋,皆敗徵。或黑氣如壞山墮軍上者,軍必敗。或軍上氣昏發,連夜照人,則軍士散亂。

或軍上有氣,五色雜亂,東西南北不定者,其軍必敗。

或軍上有赤氣,炎炎降天,將死,眾亂。

或軍上有黑氣,如牛馬形,從氣霧中下,漸漸入軍,名曰天狗下食血,敗軍也。

或有雲氣蓋道,蒙蔽盡山,此敗候。

凡城中有白氣如旗者,不可攻。或有黃雲臨城,有大喜慶。或有青色如牛頭觸人者,城不可攻屠。或城中氣出東方,其色黃,此天鉞也,不可伐,伐者死。或城上氣如火煙,主人慾出戰;其氣無極者,不可攻。或氣如杵,從城中向外者,內兵突出,主人勝,不可攻。或城上有雲,分為兩彗狀者,攻不可得。凡攻城圍邑,過旬日不雷雨者,城有輔助,疾去之,勿攻也。此皆勝氣。

凡攻城圍邑,赤氣在城上,黃氣四面繞之,城中有大將死,城降。城上有赤氣如飛鳥,擊之,可破矣。或有氣出入者,人慾逃。或有氣如灰,氣出如覆其軍上者,士多病,城屠。或城上無雲氣,士卒散。或城營上有赤雲,狀如眾人頭,下多死喪,流血。攻城,有白氣繞城而入者,急攻可得。若有曲蛇從城外入城者,三日內城屠。此皆敗氣。

敵上有雲如車蓋,不可擊。若有雲如雙青蛇,雲去,可擊,大勝。

伏兵氣如幢節,在黑雲中轉高,銳不可擊。

城營上見有雲如雄雞,城必降。

邊城雲如蛟龍,所見處軍將失魄。敵上有雲,長如引素,如陣前銳,或白黑色,有謀;青色,有兵;赤色,有反;黃色,急去。

敵上有氣如牽牛,未可擊。有雲如坐人,赤色,所臨必有卒兵來至,驚恐,須臾而去。

凡占軍氣,與敵相對,將當訪軍中善相氣者,厚寵之,當令清朝若日中時,察彼軍及我軍上氣,皆紙筆錄記,上將軍,將軍察之。若我軍上氣不善,但警備鎮守,勿接戰。敵在東,(日出時候之。)在南,(日中候之。)在西,(日入候之。)在北,(夜半候之。)每庚子日及辰戌午未,登五丈高台,去一里占,百人以上便有氣。

氣如塵埃,前卑後高者,將士精銳,不可擊。

氣如隄阪,前後摩地,避之勿擊。

見彼軍上氣如塵埃沸粉,其色黃白,如旗幡,暉暉然無風而動,將士勇猛,不可擊。我軍如此,亦不用戰。

對敵,或有氣來甚卑,不蔭覆人,上下掩構蓋道者,大賊必至,食不及飽,嚴備之。

凡雲起,王相者吉,囚死者凶。有勝無,實勝虛,高勝下,澤勝枯,長勝短,厚勝薄。我軍在西,賊軍在東,西高東下,西厚東薄,西澤東枯,西長東短,則我軍勝也。(他皆仿此。)

兩軍相對,遙見軍上有氣,紛紛勃勃,如煙如塵,賊凶敗。

軍上下日無氣者,其軍必敗。若我軍無氣,將修德,撫士眾,存問寒暑,警誡固守。

有赤色氣如火,從天下入軍,軍亂,將死。有黑氣如牛、豬者,瓦解之氣,軍必敗。有白雲如瓜蔓連結,部隊相逐,須臾罷而復出,及至八九而不斷者,賊必至,嚴守之。

若兩氣蒙圍城有入處者,外兵當攻入;若有出者,內兵當突出。

凡氣安,即軍安也;氣動搖,則軍不安;氣四散去,軍破且敗。其氣如群羊,擊之,必大克。

兩軍相當,有氣如飛鳥,徘徊在其城上,或來而高者,兵銳,不可擊。

兩軍相去十里內、三里外,軍上無氣,是死兵,擊之,必大勝也。

兩軍欲戰,視彼軍氣氛氳,如焚生草之煙者,初必精銳不可當,待其氣散擊之,必勝。其氣黑出如山帶黃,是謝氣,敵人自降。

軍敗之氣,如群鳥亂飛,疾伐之,必大勝。

氣乍明乍暗,皆有詐謀。氣過旬不散,城有大輔,即去之,勿攻。

凡敵上氣如雙蛇、飛鳥,如缺垣,如壞屋,如人無頭,如驚獐,如走鹿相逐,如雞相向,皆為敗軍殺將之氣。